3)第62章 阴仆_散灵猎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貌的关系,和我接触到的风景大不相同,如果当年侯师父的父亲也是按着同样的线路去了崇左,我想这最后一路的美景,理应是他活下去的信念和希望。不过可惜的是,人始终还是死了。

  到了崇左以后,侯师父直接找到了当地历史档案管理署,以遗孤身份寻找当年战死的英雄们,接连好几个小时,我们大家都在档案馆里帮忙寻找着当年战亡名单中,侯师父父亲的名字,终于在一本1994年统计的卷宗里找到了。上面记载着这个地方有一个革命烈士公墓,侯师父的父亲和其余400多名战死的烈士一起埋葬在那里,和别的烈士不同,别的烈士有名字有部队番号也有隶属的连队,而侯师父父亲的名字后面,仅仅跟着“工兵”二字。

  既然找到了地方,我们就立刻离开了档案馆,趁着时间还早,急急忙忙地去了那个公墓,到了公墓后,我们却没能在墓碑上找到他父亲的名字。这就非常奇怪了,因为我们仔细数过死亡人数,唯独只差他父亲一个,烈士墓里的墓碑上,有431名烈士,而档案馆资料里,却有432位,而唯独缺少了侯师父的父亲。于是此刻,侯师父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他假设他的父亲没有死,因为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埋葬士兵是根据士兵的军籍牌来计算人数的,而他父亲仅仅是个被强行抓来的工兵,不要说军籍,或许连个军人的名分都没有,于是侯师父决定给他的叔叔打电话,他的叔叔就是侯师父父亲的弟弟,如果父亲还活着,却没有回家,但是他总是要和人联系的,抱着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侯师父在电话亭给他叔叔打了电话。

  他叔叔已经70多岁了,可幸的是,人还健在,于是在接近一个小时的电话沟通后,侯师父走出电话亭,告诉我们,他父亲当年没有战死,而是逃走了。

  他这话一说,我们全都惊呆了,这是个谁都没有料想到的结果,若非侯师父当时一个大胆的猜测,或许这永远都是个谜,但是侯师父觉得有点不可原谅,既然没死,为什么不肯回家,要家里人终日为他吊唁,他却这么不负责任的在外面活得自在。说到这里,侯师父有点难以控制情绪,一个中年人,蹲在电话亭的马路边,掩面哭泣。

  其实我因为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所以我还是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资本的,在我看来,逃兵固然不对,因为军人毕竟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是关键是他父亲并不算是个军人啊,凭什么不能跑?若说是为祖国效力那干嘛还强行抓别人上前线啊?就因为人家是个生长在中国的越南人?后来我明白了,这是我们国人情感上的不允许,就好像多年以后我看了斯皮尔伯格的《兄弟连》,以及中国的《中国兄弟连》,同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