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一章 兵家药和道家药(下)_神针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兵家药和道家药(下)

  第九十一章兵家药和道家药(下)

  “兵家言利,道家不言益,益尚不言,何况利乎。中医亦受到佛教儒家的影响,由此产生不同的流派,古时大儒大德,多为良医。古人讲不为良医即为良相,二者均是治道,治病之难,与治国无异,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小鱼要做好,全靠火候,多一分则焦,少一分则腥。道家养生,佛家也未必不养,所以虽然讲臭皮囊,亦是大法船,又说‘我有一宝,秘在形山’……”

  “那不是唯心迷信的嘛?如果说心物一元,那态度也太含糊了。”因为父亲是巫师,吴小明从小就在同学玩伴的异样目光中长大,后来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本能地排斥宗教信仰之类。

  “刚才课堂上讲心物一元,那其实是修行境界,不是哲学名词。读古书最忌讳望文生义,比如心心相印,现代人用来形容男女情爱,其实这个词的最早意思是禅宗的传承以心印心,如锲符锲。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过是一种态度,跟你行医治病又有什么关系了?信是人言,迷信是被人言所迷惑,当然这么说有点钻牛角尖的味道,可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是指你个人而不是整个社会,从你个人的角度来看,科学和宗教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你不懂的东西,不懂它却一定要相信它,过度相信科学和相信宗教一样是迷信……”

  吴小明觉得很有道理,又似是而非。李成越说越散,黄老庄孟医易兵家,兴之所至信手拈来。吴小明自幼苗寨长大,经典接触得少。古文这种东西,最靠童子功,因为人在幼年时心思淳朴单一,记忆力强。虽然不理解其中涵义。却能记得非常牢靠。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历练越丰富。对童年记忆下的经论理解就越深刻。成年之后再学,就差很多了。吴小明入大学以来因这医古文这门课程倒也读了不少诸子,不过要谈理解有多深是奢望。另一方面,这也怪李成不是个好老师,不会循循善诱,天马行空地讲起来,听不懂也正常。

  “人之恶。好为人师啊”,李成心里感叹道,碰到学生用崇拜地眼神看着自己,天花乱坠地瞎说一通,这种感觉真爽,李成还在留恋这为人师的快意呢,却发现吴小明茫然的表情,知道是说的乱了。抬手看表已经快到晚饭时间。便递了张名片,嘱咐吴小明有事可以找他,洒洒然离开了学校。

  □□□□

  西山。

  斜阳照晚来,满山金黄,林西被落日的余晖笼罩着,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光。是啊。青春!林西也算是长大了。李成点了颗武山,看着林西在不远的前方蹦蹦跳跳,像是看着自己地妹妹或者孩子。

  “小心一点,别跑,石头多!”李成喊了一嗓子。

  “师傅,上来呀!”林西爬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