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2章 大王的哥萨克 (第一更,书求订阅)_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2章大王的哥萨克(第一更,书求订阅

  “真是一群乌合之众啊!”

  看着空荡荡的市镇,朱先海莫名有些感慨。

  一路无战事!

  正像模拟器中的模拟那样,这一路上,他们根本就没有遭遇有组织的抵抗,顶多也就是偶尔有几个年青的庄园主或者庄园的公子哥们站出来,带着一些佃农螳臂当车的阻挡一下,仅此而已。

  他们的抵抗是不值一提的。甚至都承受不了几轮炮击,就作鸟兽散。也多亏了他们的抵抗,让朱先海能明正言顺的抢他们家,分他们的地,带走他们的粮食。

  “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应该保卫什么。”

  海森伯格耸了耸肩膀,在所有投降的军官中,他的军衔最高——中校军衔,甚至还毕业巴伐利亚的军事学校,也正因如此,这位炮兵中校眼下成了朱先海的参谋长。

  “我是巴伐利亚人,马德塞是西班牙人,莫里奇是撒丁人,谁是智利人呢?”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在智利有来自世界各国的移民,这也是这些军官之所以投降的原因,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不是智利人。

  将视线投向那些雇佣兵,他们仍然穿着智利陆军的蓝色军装,海森伯格说道。

  “智利人,除了一部分上层白人之外,智利还有很多混血儿,但更多的却是一无所有的印第安人,谁是智利人?谁又会去拼死保卫智利呢?”

  抿了抿嘴,摇着头,海森伯格说道。

  “我不知道。”

  “不为国为何物……”

  抿抿嘴,朱先海的心里也是一阵感慨。

  祖国,对于1861年的绝大多数智利人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一种概念,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南美百姓来说,这也是一个极其陌生的概念。

  但是教育可以改变一切,就像十几年后的“鸟粪战争”中,当智利的士兵呼喊着“为智利而战”时,秘鲁的士兵根本就不知道国家为何物,至于玻利维亚的印第安士兵甚至还拿着弓弩作战。

  为什么智利的士兵可以以少胜多?

  因为教育!

  1860年,也就是去年总统蒙特就颁布了《教育组织法》,该法规定,初等教育为免费教育;公共教育资金由国家提供;强调保障女子受教育的权利;扩大劳动者子女的就学机会等。当年,智利已有公立学校900多所,在校学生45000多人。

  在19世纪,对于一个人口仅150万,这是一个极其了不起的数字,十几年后,秘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智利呢?

  一个全国半数的人口都接受了初等教育的地区强国。

  “归根结底还是讲台决定了战争的胜利啊。”

  普法战争中的德国如此,甲午战争以及日俄战争中的日本同样也是如此,到了“鸟粪战争”同样也是如此,“讲台决定战争的胜利”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啊!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