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0章 废除禁酒令_美漫:我在大萧条画超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nti-SaloonLeague),凭借宗教的影响力和妇女的广泛支持开始在全美掀起了一场禁酒高潮。

  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下,“干派”的人数越来越多,为了得到“干派”的选票,民主党与共和党都积极拉拢、讨好他们。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中的1917年至1918年,美德爆发了激烈的对抗,美国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干派”的影响力空前高涨。

  到了1919年,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中规定,将进行全国性的禁酒,禁止酿造、运输和销售酒精饮料,但也允许宗教用途的葡萄酒。

  没错,虽然宗教是推动‘禁酒令’的主要力量,但是它们本身却在这之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豁免。

  如今,随着十八号修正法案发展到第十四个年头,禁酒令已经不单单只是单纯的修正法案,其背后更是衍生出了巨大的利益。

  此时再想要将法案废除,显然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甚至有着“禁酒令之父”称呼的莫里斯·谢泼德还公开在媒体上宣称:废除“禁酒令”的机会,与蜂鸟尾巴上绑着华盛顿纪念碑能飞到火星的概率差不多。换句话说就是毫无可能……

  ‘干派’或者说禁酒派之所以如此信誓旦旦,自然是因为“禁酒令”是由“宪法第18条修正案”作为保障。在那之前,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宪法修正案”被废除的案例。

  而这种“稳定”正是禁酒者的初衷。

  甚至,在1928年总统大选上,表面上支持禁酒的前总统胡佛还称“禁酒令”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和经济实验,动机高尚、影响深远”。

  虽然后者,在说完这话之后,跑到比利时使馆去喝酒。

  但也从侧面,说明了法案废除的苦难性,只是谁也未曾想到,解除禁酒的道路上会突然多出一份“催化剂”——大萧条。

  而且强度之高甚至超越了“反禁酒者”的想象。

  正是在它的“催化”下,禁酒的“宪法第18条修正案”成了美国史上第一部被废除的“宪法修正案”。

  至于当初做出保证的胡佛,反正他都已经下台了,谁又会在理会他的看法,甚至就连胡佛本身或许也乐于法案的废止,毕竟这样他就不需要偷偷摸摸的跑到大使馆去喝酒了。

  总之,随着国会山庄的消息流出,禁酒令的废除与否成为了整个纽约大街小巷讨论的重点,甚至风头一下子就盖过了纽约港的大船。

  作为法案废除的幕后力量之一,柯林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早在华盛顿传出消息的第一时间,《信使每日报》就已经就禁酒令的新闻做了报道,甚至在其中的一篇新闻中,柯林还特意让人详细的记录了整个禁酒法案诞生的始末,似乎有着想要为这个持续了近十四年的修正法案盖棺论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