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三章 家书抵万金_我的抗美援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妹也就比那‘小拖油瓶子’大不了几岁。

  黄色的牛皮纸信封脏兮兮的,这封信从陕西辗转到朝鲜,不容易。

  颤抖着将两页薄薄的信纸展开,上面板正的写满了字。我认得这字,正是巷子里老高家先生的字。

  看完信,我已经泪流满面。

  抹干眼泪,部队里不兴哭鼻子,我心里对自己说道。

  小心翼翼将信重新叠好装进信封,再将信封小心翼翼地装进军装口袋里。我们穿的老式里边没有口袋,外面也只有腰间缝上的两个布口袋。

  我怕信装在外面口袋丢了或者弄坏了,又将信踹进了内衣里面。

  可转念一像,行军、训练都要出汗,这信要是被汗水浸湿怎么办?就还是装到外面的口袋里吧。

  回去的时候,臭不要脸的看到我眼眶红红的,便笑话道:“怎么?哭鼻子啦?”

  我摇了摇头,下意识看了看班长。

  出乎意料的是,臭不要脸的没有再嘴碎,而是说道:“这有啥,又不是啥丢人的事情。我想哭,还没个人儿让我哭呢,我家就剩我一个了。”

  我看着臭不要脸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倒是班长,听了臭不要脸的话,深深看了我们一眼。

  挨饿的两天度日如年,为了节省点体力,连里的训练也就暂时停了下来。让人饿着肚子训练,连长还干不出来这愣头青的事儿,不过听说其他团有连队这么搞,结果连长和指导员先打了起来。

  两天之后的半夜,我们的粮食补给终于送了上来。

  不过,更让我们高兴的事情是,跟粮食一起送上来的,还有我们的新军装。

  早上战队集合的时候,全连都全都脱下破旧厚重的棉衣,换成了崭新新的薄军装。

  终于不用再穿着棉衣训练了,我们也清爽着。都已经是五月份了,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好多人身上都捂得出了火疖子。

  新发的军装比起以前的烂棉衣自然要好上不少,事实上以前的棉衣也已经让很多人非常满足了。

  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平日里能有几户人家穿的起那么好的棉花?全家攒点棉花,给孩子做件棉衣,那也是大的穿完二的穿,二的穿完小的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有三年的,才是正常过日子。新棉花穿成旧棉花,旧棉花穿成糟棉花,最后拆开弹吧弹吧还能做成褥子。

  别的不说,就说我们连这些个新兵们,能有几个在家穿过新棉花的?

  不过,我更喜欢新军装。

  新军装是中山装款的黄布军装,胸前两个口袋,腰间还有两个口袋。以前小的时候,就很羡慕那些穿着中山装军装的当兵的,觉得那样带领子的军装很精神。

  军服胸口缝着一小块布,上面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这在以前的棉衣上可是没有的!

  我们入朝的时候,不光军装上一个汉字都没有,而且由于我们的性质是志愿军,就连带着中国字的东西都是不允许带的。那时候,蔡宁还笑称,活着是中国人,是志愿军,死了可就是朝鲜的鬼了。

  现在,我们穿的军装上都正大光明写着‘中国’这两个字,能不叫人感叹吗?

  ‘中国’,当兵以前对这两个字没有任何概念和感觉。但朝鲜打了这么场仗,异国他乡生死线上浪一圈。‘中国’这两个字,在心里已经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让人觉得挺贴心的是,军装内里也缝了块布,我们还需要在那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部队番号、血型、年龄。

  这就让人心里很暖,我们以前都羡慕美国兵脖子上挂的铁牌子,想着我们什么时候也能有。

  现在这不就有了?虽然在战场上,真要是中了燃烧弹或者被炮弹直接炸着,估计啥也不剩了,但有总比没有强。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