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_我的抗美援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寒风一吹就成了**的,并且冻得人直打哆嗦。没到半夜,我们就把棉被裹在了身上。

  休息的时候,班长让我们每个人脱下鞋袜,然后用雪擦已经被冻僵的双脚双手和脸颊。我不懂,但我知道班长不会害我们每一个人,所以我还是照做了。果然在休息好之后再走路时,脚不像之前那样被冻得毫无知觉,很奇妙。

  后半夜,我们的体力消耗很大。半米深的雪已经没过了小腿,加上是山路,每走几步就有人因为重心不稳而摔倒。

  走在我身后的赵德树说这天气起码有零下二三十度。这样的严寒,即便是东北佬也有些吃不消,连说话都有点断断续续地,声音中带着颤抖。我也在颤抖。蔡宁今夜倒是安静,只怕也冻得够呛。黑暗中我看不清人脸,但我听他一直颤抖着大喘气。

  第二天天亮以后,我们听说连里有两个兵冻坏了脚趾。我有些庆幸,因为按照班长的土法子,一旦冻僵就用雪摩擦身体,我们班没有人被冻伤。所幸我们有班长这样有防寒经验的老兵,连里很快普及了这个方法。而那两例冻伤脚趾之后,就再也没有发生严重的冻伤。

  我们并不是这一次战役的主力,我们只是侧翼,而且是并不那么重要的侧翼。所以三天的时间非常的宽裕。实际上,从鸭绿江边到田城直线距离不过五十多公里。

  我们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不是怎样快速赶到预定地点,而是怎样才不会被人发觉。不被发觉中**队已经从深山老林中迂回包抄到了他们的身后;不被发觉中**队的大规模调动和行军;不被发现中国的十多万大军已经离开了祖国,进入朝鲜。好在这样烧脑的问题并不用我来考虑,那是志愿军首长们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将入朝时每个人发的白布当作斗篷搭在身上。这样,我们便可以和周围的雪景融为一体。周围一片白雪皑皑,群山环绕,银装素裹,很是壮丽。我其实觉得这样搭着白色斗篷挺好看的,但投弹兵李建坤总喜欢在我新奇高兴的时候打击一下我的积极性。

  “小葛,穿个裹尸布,你高兴啥?你知道不?你要是殉国了,就用这块布包你尸体呢。”

  我去他大爷的李建坤,我去他大爷的裹尸布。这山西佬胸前挂满了长柄手榴弹,三十来岁,个子不高,有些消瘦。尽管看着个子小,可行动起来十分灵活。他以前是委员长的兵,和赵德树是一支部队,也是一同被俘。在经过政治教育后本来被分到了二排,但后来又被我们班长要到了一排三班。他和赵德树都是参加过淞沪会战,从抗战初期活下来的老兵油子。投弹兵不是谁都能干的,能当投弹兵的一定是打过好几年仗的老兵。无论是胆识意志,还是战斗素养都是最好的。

  机枪手也是如此。一个好的机枪手或投弹兵,那放在解放军队伍里都是很吃香的。班长曾经说,李建坤和赵德树是三班的宝贝疙瘩,拿啥都不换。也正是因为我们班有投弹兵和机枪手,所以连里仅有的几挺轻机枪中,就有一挺在我们班。而每次分发弹药,我们班总能多分一箱手榴弹。当然,这样的八卦出自蔡宁之口。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