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1章 第一百三一章_[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另一回事,”胤礽教育起胤禔来,语重心长:“关于文的管理,堵不如疏,大清对于书籍的管理起自汗阿玛临朝以后,但是这类管理衙门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运行方式。对于书刊、歌曲、戏曲编排等创作,起到正确的舆论引导,也需对民间的创作方向进行引导。”

  “应当以引导取代控制,以审核湮灭错文。这个部门非常重要,因为有了它,就可以为朝廷进行正面消息的宣传。朝廷对于舆论的宣传手段太单一了,以至于百姓与官府之间,形成了一道天然鸿沟,民间看官府,就像在隔岸仰望大山,看不清晰,全凭臆测,稍有人一引导,即对官府产生不信任,甚至仇视。颁布政令既然惠及百姓,而百姓们本就有想要了解国家政令的诉求,宋代邸报流行,曾经也有民间各类小报产生,却因太过散乱,言语毫无顾忌,以至于被官府禁止。要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将监书司完善成一个集合引导、审核监管、宣传于一体的部门就显得尤为重要。”

  胤礽说的时候,看的是康熙,这一回不仅是他与汗阿玛二人之间的交谈,更是在兄弟们的面前,将自己对于大清对文学控制一时的见解说出来。

  正如他之前在朝政上提过一嘴的,对于需要出版的书籍进行审核,颁发书号,没有书号的书籍一律不允许刊印,这类的提议,都是加强这个部门威信。

  胤禛听着,心里对胤礽开放文风的作为尤其不支持,在他看来,费那么多心思去做什么引导,去做舆论宣传大可不必,朝廷控制着天下,将有反心的杀死,将顺从的留下,这就够了,何须成立一个部门,对为那些士人、百姓做考虑?

  若他在位,必定是不愿意花心思在这上面的。比起费尽心思去引导,直接了当的控制起效最快,做起来也轻松多了。

  然而他看汗阿玛的态度,似乎并没有反对太子,甚至若有所思,似乎真在考虑这里面的可行性。

  胤禛皱了皱眉:汗阿玛受太子影响的不轻。

  胤禔也提出异议:“何必花心思去将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弄的那么麻烦?”

  胤礽笑道:“当然是因为这件事很有挑战性啊!从古至今从未有人做到过,到了大清却有了,岂不是开了历史先河?日后史书上记录,也会说汗阿玛是开明之君,广开言论在自古都是一种美名不是吗?”

  为了大清的未来,为了咱们的子孙后代,他们麻烦一些,子孙后代们就轻松一些。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小美兴奋地摇尾巴,夸奖他:连“广电总菊”的前身都想出来了,真是聪明的大朋友。

  但从小美的反应来看,胤礽知道,自己所坚定要走的路是正确的路,是符合到达未来发展的路。

  康熙道:“老三老四呢,你们怎么说。”

  胤禛憋了一肚子话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