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2章 第二百二二章_[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医术,为了与大清人进行交流,这些外洋人不惜潜心学习汉语,钻研医书。

  对待能够为他们解答疑惑的大夫,外洋人求知若渴。

  胤礽抬了抬手:“郭大人请便,孤与弟弟们在会客厅等您回来。”

  说罢,胤礽便带着弟弟们离开了,留下郭琇一人在二层的医学研究所之中走动。

  在这里,有外洋人学习区,还有医术交流区。

  有聚集在显微镜边激烈讨论的大夫,还有奇特材质所做的人体结构模型。

  外洋来的传教士们,对解剖学的医学原理理解比之大清的医者来也不差了,他们的理解与观察为大夫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想法。

  郭琇逛了约一个时辰,期间还与当地的老大夫、外洋人交谈了一番,问了许多困扰于心的问题。

  比如,这群外洋人的国家,他们的君王正在积极地派遣各种人去学习外边先进的东西。

  比如,他们每一个国家在海洋上都有自己的贸易航线,而为了开通与大清之间的往来航线,他们付出了许多代价。

  不久,他回到胤礽面前,深深鞠躬道:“多谢太子殿下为臣大开方便之门,若非殿下心胸宽广,臣也不会有如此奇妙的经历。”

  胤礽道:“好多人说大清是天/朝/上/国,何必去纡尊降贵地学习外洋学问,他们不赞同孤的做法,认为孤推崇外学是为了自己的私欲,是为了好玩儿。”

  郭琇之前显然也是这样认为的,他甚至还以为其中有巨大阴谋。

  “这些人是目光短浅,太子殿下不必为此而困扰,您发扬外学之举是正确的。”

  郭琇说起了自己亲眼所见:“那些从不同国家来到大清的外洋人,不遗余力地学习大清的知识,他们想要将大清的好东西带回去自己的国家,他们都在学习,我国又岂能落于人后!”

  “孤以为,郭大人会说大清不该为他们打开大门,”胤礽好笑道:“之前内阁大臣就有人这么说孤,但是他官职低说话没分量,孤都没搭理他。”

  郭琇只觉得这位大清储君与朝会上一样平易近人,还有些“小任性”。

  “朝中既已提到复兴汉唐文化之风气,臣亦知故步自封不可取,大清至于世界,不过是其中一国,而如今聚集来学中医之外使,却来自各国。臣虽是御史,管谏言及督查百官,却亦熟读诗书几十年,更知如今朝中的风气动向。”

  “世界那么大,大清得派自己人去了解外边,郭大人觉得孤做的对吗?”

  郭琇哑口无言,艰难答道:“殿下所言极是。”

  世界舞台的打开,也意味着汉学的兴盛,大清储君愿意以汉语与外国使臣作为交流的语言,推崇汉之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此亲汉,于汉臣及大清百姓而言皆是好事一桩。也许发扬外学,反而有利于传播儒学对周围国家的影响。

  郭琇的想法不过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