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章 傅友德到了 (第四更,求首订)_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任何怨言。

  “还请聂叔父安心,小侄没有任何怨言!”

  “没有便好!”

  聂子实满意的点点头,再次一脸肃然的叮嘱道:“哪怕是心中有任何一丝不满,也不可显露出来。”

  “圣命难违,陛下将伱调入燕王府,既有对你惩处之意,谁让你在宛平县知县一任上,与燕王走的那般近。

  另外,陛下也有保护你之意。

  要知道,燕王下海捕捞海鱼之事,对大明虽有大功,但对你来说,却是大祸。

  哪怕陛下不想惩戒于你,但是那些御史与朝中一些官员,并不会放过你。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再加上,你在朝中并没有任何根基,那些官员想要对付你,轻而易举。

  而现在你进入燕王府,那便是燕王属臣,那些官员想要对付你,便先得过去燕王这一关……”

  听此,郭安心中涌出一股暖流,对着聂子实一脸感激道,“多谢聂叔父教诲,不过小侄也真是觉得,燕王府挺适合小侄的。”

  聂子实认真的看了郭安一眼,随即轻笑着道:“适合便好,适合便好……”

  说着,便不由有些感慨。

  “恐怕你父也不会想到,你如此年纪轻轻,便已经成为我大明五品官员……”

  聂府之行,虽然让郭安有些意外,但也让郭安彻底感受到,这个朝代官员对藩王府内属臣的轻视。

  就像是编制内的眼光看待那些私企员工一般。

  不过,郭安也只是小小郁闷一会,心情便恢复正常。

  潜邸之臣的快乐,是你们谁也体会不到的!

  ……

  随着郭安成为燕王府右长史,整个北平府只是喧闹了一日,便又恢复正常,好像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而对郭安的变化却是很大,每日的通勤路程,又得多走两个坊街。

  操的心,也少了很多。

  整个燕王府长史司的政务,仍是长史朱复与典薄夏寺处理。而他,整日只需要盯着工正所对纺织机的改进便可。

  至于去上庄村铁冶所,每隔几日只需要前去一次便可。

  而且,每次前去,都有燕王府的马车。

  这日子,貌似比在宛平县衙要悠闲的多。

  只是,好景不长。

  颍国公傅友德来到了北平府,随行之人,还有十数个水师将校。

  “下官郭安见过燕王殿下,见过颍国公!”

  一身青袍官服的郭安走进燕王宫承运殿内后,恭恭敬敬的朝着上方的朱棣见完礼,随即又恭恭敬敬的朝着一旁一位头发花白,但身形却依及很是魁梧的老将见礼。

  颍国公傅友德,元泰定二年生人,现如今正好六十岁。从二十六岁开始被迫从军打仗,在战场厮杀了三十多年的老将,让郭安不敢不敬!

  “哈哈,郭长史客气了,本将在应天府内,可是久闻郭长史大名。”

  出身草莽的傅友德何时被文官这般尊敬过,顿时满脸乐呵呵,看着郭安的神情也和善了许多。

  朱棣见此也松了一口气。

  幸好,郭安不像是别的腐儒那般,天生便看不起大明这些武将勋贵。

  朱棣吩咐道:“郭卿,颍国公此行前来,乃是奉皇命,要在渤海捕捞海鱼。而陛下也命咱燕王府全力辅佐颍国公,此事便交于你了!”

  郭安连忙行礼应道,“还请殿下放心,微臣定会全力配合颍国公,知而不言,言无不尽。”

  “甚好!”

  朱棣满意的点点头,又看向傅友德。

  “颍国公放心,郭安在下海捕鱼之事上,懂的最多。“颍国公要是想知道些什么,尽管相问便可。”

  听此,傅友德两眼一亮。

  不过,傅友德身后的一众水师将校,看向郭安的神情却是有些不屑。

  这些,傅友德并没看到,而是直接朝着朱棣微微恭手行了一礼,道:“多谢殿下,如此,本公便不客气了。”

  随后,便看向郭安。

  “郭长史,老夫此次奉皇命下海捕鱼,想知道如何最快捕捉到海鱼?”

  郭安缓缓一笑,问道:“不知颍国公此次带的海船多否?”

  ……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