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9章 北平府士绅再次投效_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一个胖乎乎的士绅急忙说道:“如若没有燕王殿下,我等北平府便不会有书院存在,也不会有那么多大儒与典籍教导我等北方学子。

  恐怕,我北方士子更是不堪……”

  这话一出,一众士绅连连点头。

  “是啊,是啊,不论如何,燕王殿下都是我等北方士子的恩人!”

  说着,一个士绅直接说出来意。

  “殿下,我等发现,只有燕王殿下才会善待我等北方读书人,不知殿下府上可还缺少官吏?”

  顿时,所有士绅,都眼巴巴的看向朱棣。

  “殿下,我等家中那些被陛下录为进士的不孝子,不敢辜负圣恩。

  但是,我等家中还有很多有着真才实学的子弟。”

  “是啊,殿下,我等家中的那些子弟,虽然在科举写文之上,没有多大的才华。

  但是,他们现在一个个对于水利、匠造、耕种这些农事,也都十分了解。”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惊诧,“嗯?你们这些士绅家中的子弟,也都肯弯下腰,去关注这些农事了?”

  听此,一旁的郭安不由两眼一亮,这些北平府的士绅们也这般开卷了?

  那些士绅不由满脸讪笑。

  “殿下说笑了,家中那些逆子既然不能写好文章,那便去研究水利、匠造与耕种这些关乎万千百姓之事。

  如此,他们才可为殿下效力。”

  “要不是那些逆子实在是吃不了什么苦楚,我等还想让那些小子,去从军呢!”

  听到从军,朱棣不由精神一震。。

  随即,便嗤笑的微微摇头。

  让这些往日高傲于王公贵族的士绅家中子弟,去研究那些水利、匠造、耕种之事,已经算是开窍了。

  至于从军,那便是太为难他们了。

  不过,他现在的燕王府,还真是太缺这些读书人了,而且还是懂水利、匠造与耕种的士绅子弟。

  想着,朱棣便是说道:“如此,咱燕王府再次开上一场招录考试,人数暂定为五十人。

  如若诸位家中的那些子弟,真的懂得水利、匠造与耕种,那咱燕王府便一定会招录他们。

  并且,送他们前去高丽燕国,治理高丽燕国!”

  “多谢燕王殿下!”

  “燕王殿下真乃大明贤王矣!”

  “还请殿下放心,我等家中那些子弟定然不会辜负殿下的信任……”

  很快,一众士绅便都心满意足的离去。

  “真是一群聪明人!”

  看着离去的那群士绅,朱棣不由有些赞许道。

  郭安轻轻点头,“殿下乃是贤王,他们身为殿下治下士绅,自是想要争先恐后的投效!”

  朱棣一脸怪异的看向郭安,说道:“郭卿何时学会的阿谀奉承之言?”

  郭安一本正经的回道:“微臣所言乃是实情,实在是不知殿下为何这般误解微臣!”

  “好一个实情!”

  朱棣淡淡一笑,“如此,那此次招录之事,便交给郭卿负责吧!”

  郭安一愣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