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6章 下注_清穿之福晋好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康熙废黜胤礽后,自己也病倒了,不过乾清宫上下瞒得紧,没让人知道。

  等康熙病愈后,整个人都清瘦了一圈,精气神也比以前差了许多。

  毕竟是他亲自养大并花费了无数心血的儿子,父子之间再怎么闹,又怎么可能真的一点感情也没有了呢。

  这日早朝上,事情都说得差不多了之后,有大臣出列,向康熙说道:“皇上,国不可一日无君,储君之位也不可长久空缺,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您应该早日择立太子。”

  此人说完,又有不少人站出来,“臣附议,储君之位关乎江山稳固,还请皇上早日决断。”

  “臣也附议,国储兹事体大,若是不早日定下储君,怕是会动摇国本!”

  “臣等附议,请皇上早日择立储君!”

  一时间,保和殿大殿内跪了不少人,不过都是一些边缘人物,真正手握大权的老狐狸,都好好的站着,胤禛等一干皇阿哥也都沉默的站着。

  康熙不悦的看着大殿内跪着的人,他才刚废黜胤礽几天,就这么迫不及待的让他再立太子,立与不立,都得他来决定,而不是被人逼迫着立储。

  “此事以后再议,今天就到此为止,散朝!”康熙说完直接起身离开,不给其他人开口的机会。

  “退朝!”梁九功高声说完,也追着康熙离开了保和殿。

  大臣们留在殿内面面相觑,怎么感觉皇上很排斥立储这个话题?

  可大清迟早会再有一位储君,不然等康熙百年之后,谁来继承大清的江山?

  若是康熙迟迟不立储君,已经长成的皇阿哥这么多,他们要往谁身边靠拢?

  如果一着不慎,站错了队,那以后新皇帝登基,还不得清算他们?到时候不止是他们,连家族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还是早些立下储君为好,也免得他们左思右想,举棋不定。

  重新立储君的事情,不仅在京城的官员关心,外放地方的官员也有很多心思。

  俗话说京中有人好办事,否则他们这些在外任职的人为什么都千方百计的要跟京城说得上话的人搭上关系?qQXδЙεω.CoΜ

  京中要是没有个认识的人,那被人从后面捅刀子了,也没人帮忙说句话。

  现在太子被废,若是他们能压中宝,提前跟有可能成为太子的人打好关系,那以后不就不用担心在京中没人脉了?

  说不定到时候还能直接调回京城去!

  在外面任职虽然油水多,可远离朝廷,远离皇上,在京城没有根基,说不定以后都得在外奔波,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这辈子的路一眼都能看到尽头。

  苏州的李家和江宁的曹家也在考虑这件事情,他们是康熙安排在江南的眼线,如果康熙崩逝,新皇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这些旧臣,也就没用了。

  为了家族的发展,他们必须想办法,提前下注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