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6章 四寇乱世_水浒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佶看着高俅有些犹豫,高俅不过就是他当王爷时收的一个伴当,因为服侍得他高兴,这才抬举他当个有名无实的太尉,可高俅的能力他很清楚,吃喝玩乐没问题,但领兵作战实非他所长。

  “陛下,杀子之仇不共戴天!求陛下成全!”

  高俅直接磕了三个响头。

  童贯眯着眼睛看着高俅,他没有开口,但心里却有些不喜,这次剿匪他准备全权揽下,借助剿匪他可以积蓄大量兵马和财富,这些东西在收复燕云上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童相,贼人分散,我看不如就地调兵,毕竟东京乃是国都,还需要禁军拱卫。”

  朝班最末尾的起居郎李纲忽然开口道。

  李纲自政和二年进士及第后,一路做到了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但不久因议论朝政过失,被罢去谏官职事,改任部员外郎,迁起居郎,负责记录皇帝的起居言行。

  “此言不错,禁军还是别调动太多了,地方上不是还有兵马么?剿灭贼人应该不是问题。”

  赵佶笑着开口道,他虽然不喜欢李纲这个整天谏言的家伙,但今天这话却甚得他心,地方上剿灭贼人那就不用他花太多钱。

  “地方兵马若是能剿灭贼人何至于如今这局面?”

  童贯眼神冰冷的瞪了一眼李纲。

  “如此这般,那不如禁军与地方兵马联合对敌,此来也能不损京师防御。”

  李纲笑着说道,他当然知道贼人要剿灭,可却不能让童贯一次带走三十万禁军,刚才的开口只是为了之后的博弈做铺垫,童贯在军中吃空饷敛财这事儿他很清楚。

  “陛下……”

  童贯看向赵佶,可此时的赵佶却是一脸思索,童贯要开口的话最后没有说出口,他跟随赵佶多年,最是会揣摩赵佶的心思,此时的赵佶明显不愿意调走太多禁军。

  “陛下,地方厢兵战力有限,恐难当大任,赴那梁山泊的后尘。”

  蔡京见童贯脸色不好,适时的开口说道,童贯如今势力很大,他还需要好好结交,卖童贯一个人情。

  “区区贼人为何会如此厉害?我大宋厢兵竟然剿灭不了!”

  赵佶有些烦躁的说道。

  “陛下,贼人不过就是些流寇、草贼,虽然聚众造反,但不过是小患,不如派人宣旨招安,各赐以锦袍、银带、衣服、缗钱,并擢升官职,以为我大宋将士!”

  宿太尉出班开口道,他又提出了招安的想法。

  “招安?”

  赵佶皱眉思索起来,以前还只是一个山东孙磊,如今又多了江南方腊、河北田虎、淮西王庆,一下子四方都是反贼,剿灭起来太麻烦,招安反倒成了最好的选择。

  “贼人屠杀朝廷命官,反心昭然若揭,若是招安这等满手鲜血的恶贼,你让我等如何站于这朝堂之上?如何面对那些被贼人杀害的同僚?”

  高俅身后,一名官员立刻出班开口道,高俅可是和孙磊有血海深仇,高衙内、高镰都是死于孙磊之手,如果孙磊招安,变成朝廷官员,那高俅还有什么脸面站在朝班之上。

  此言一出安静的朝班瞬间叽叽喳喳起来,一个个官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都是在低声谈论着招安这事。

  如果贼人只是攻城略地杀些百姓也就算了,招安了也没什么,可孙磊和方腊残杀朝廷官员,这就让他们不能接受了,这口子一开,以后官员的安全怎么保证?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