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四二章家族生意_官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一大家子费了许多周折,终于选中了现在这个酒店的地点。那是城郊得不能再城郊的地方。城郊得不能再城郊的地方并不是说它远,而是它的冷清,冷清得能让人忘记。有的地方,可能离城较远,但因为路好走,因为城区要向那边扩展,它远却不冷清。有的地方却相反,离的城不远,路不好走,城区又不向这边扩展,它就近得冷清。

  禽鸟店选的就是这样一个离城还算近,却冷清的地方。

  选中这个地方的最主要原因是这里已建有了基本的建筑物。在市县城区还是小县城的时候,这里离县城中心处有十几公里,十几公里在以前,是一个很吓人的距离,踩单车要走近一个小时,即使是四个轮转的汽车,受不了路的弯曲和颠簸,也得跑大半个小时。因此,在这个地方就建了一个知青农场,就把百多个知青弄到这来上山下乡。这里的建筑便是那时候兴建的。知青们离开后,就荒废着,据说,有过几批人到这来养鸡养鹅,但时间都不长。

  一大家子看到这个地方,还有点犹豫,担心太冷清,却又被现成的建筑物吸引着,虽然建筑物已显破旧,但稍稍进行改造倒还可以再利用。三个下岗的妹妹中,有两个妹夫下岗后,曾跟私人包工头的建筑队提过灰盘,做过砖瓦工,说拉些老伙计过来,应该化不了多少钱。

  老邝就看着弟弟,等他的意见。

  弟弟咬咬牙说可以,说肉香不怕巷子深。

  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一点路并不算路,离城也就五六公里,又有一条城西通过高速公路的大道从旁边过,别说开车的,驾摩托的也就冒一溜烟的工夫。

  禽鸟餐馆只守了两个月,就火了。

  先是遇到那批在这里生活战斗过的知青们组织回娘家,见这成了餐馆,就坐下来吃了一回。这一吃就吃出味道了,回去一宣传,不是知青的人也来了,没有来过的也慕名而来了。后来,附近村有华侨乡亲捐资建路,那水泥水就从禽鸟餐馆经过,一直通到接高速公路的大道,光顾的人更是来得勤了。再后来,有了钱,禽鸟馆一点点扩建装点,就成了大户人家庄园般的禽鸟酒店。

  这一大家人,见这钱赚得让人心红,就想,这钱不是攒的,是赚的,攒个一辈子,你也攒不了几个钱,这运气好起来,钱就送上门了,数也数不清似的。他们又想,如果,早年不是老哥对他们这那样,他们就想着怎么傍老哥的官气,也就不会有今天做人的硬气,也就没有弟弟那门手艺。于是,就想,有时候不沾那官气,也是一种福气儿。

  然而,谁又想得到天灾人祸,莫名其妙的非典把他们这个禽鸟酒店牵扯了进去。感觉好得不能再好的运气“咣当”一声,成了晦气!

  老邝一下班,就到这禽鸟酒店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