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33章 饭桌上的窘况_我岳父是李世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着话,一看来人的模样,再听是骊山来路,自然是得罪不起。

  渭南一片的人都知道,骊山是一个很尊贵的地方,据说天可汗经常去,而且天可汗的孩子与天可汗他爹就住在骊山。

  周边村县的人都不敢得罪,更不要说靠近骊山了。

  听说就连靠近骊山的野兔子都会被一箭射死。

  在这些传言中,骊山早已成了渭南地界的禁地。

  那老汉本着不得罪的心态,递上手上这碗粥,希望对方不要为难他们家。

  “你们家里人都吃这些吗?”

  那老汉回道:“某家要去干活,自然可以吃点肉,粥水里放了盐,家里的妇人小孩只是淡粥。”

  在这个老汉的带领下,张阳与上官仪走入这户人家。

  这是典型的关中人家,家里并不富裕,也很破落。

  粮食都放在一个瓦缸中。

  家中的妇人带着孩子低着头躬着身子,面对眼前的来人都不敢抬头,这也是因为她们看到了门外的战马。

  有战马的人家是他们得罪不起的。

  张阳在这户人家转了一圈,发现了一些醋芹。

  再看看那个孩子的脸色,孩子十岁左右,看着与李治一个年纪,他的脸色看起来干黄。

  这是长时间没有吃蔬菜的缘故,张阳用目光又看了一圈,递给这个老汉一个布袋子,“这是一种蔬菜的种子,你们这个时节将其种下,半月便可以出芽,两月便可以长成。”

  老汉恭敬地双手接过。

  张阳又问道:“你们家就不打算养一些鸡鸭吗?”

  老汉恭敬回道:“贵人有所不知,这鸡鸭都是吃粮食的,哪里敢养。”

  张阳出了门再次拉着马儿的缰绳,前前后后去了好几户人家,遇到的情况都差不多。

  倒是找到一户人家养着一些鸡鸭的。

  张阳招手唤来一个小孩,好奇问道:“我看周边的人家都没有养鸡鸭,他们家为何养了。”

  那孩子回头看了看三五只鸡,又看眼前这个古怪的人没有讲话。

  张阳拿出一枚铜钱,“你要是告诉我,我就将这枚铜钱给你。”

  那孩子眼巴巴看着铜钱回道:“因为他们家以前是佃户。”

  张阳再问,“就算是佃户,也不能随便养鸡鸭吧。”

  “大人们说他们家和县丞有交情。”

  了然点头这就对了,养鸡鸭像是一件不能提的事情。

  在这个孩子幽怨的目光下,张阳又将铜钱收入腰带,反手递给他两颗干枣,然后走远……

  上官仪解释道:“村县为了让上报的粮税丰厚,自然尽可能地将粮食收整起来。”

  粮食的收成事关政绩,地方县里的粮食越多,乡民们手中的粮食反而越少。

  大唐盛世的开端不该是这样的。

  天可汗的权力越来越大,民心是最朴素,但乡民们的生活依旧没有太大的改观。

  张阳离开这个村子,又走向另一个村子,每每去过一户人家,便将手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