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3章 赌徒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把赢的钱当“钱”看。这种心理十分普遍,赌徒常说一句话:“用庄家的钱赌。”也就是说,赢钱时,你是拿庄家的钱而不是自己的钱在赌博。而说到庄家的钱来得容易去得也快这句话很适用。

  据此赵昺发现了一个规律,当损失在承受范围之内时,任何人都不会产生追求风险的偏好。但在损失超过预期时当有翻本的机会,多数人又皆会选择输赢情况不确定的做法。所以他以为人们在面临巨大损失时,如果有翻本机会,即使他们通常是厌恶风险的,此时一般也都会愿意承担风险。

  有的人说自己不好赌,跟我聊这些不都是废话吗!其实人生就是一场场赌博,而我们总是深处其中,不自知。我们常常要决定该冒什么样的风险,冒险之后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后果,而赌局之后往往决定了我们将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事实上也是我们谁都无法置身于其外,因为社会像一个超大的赌场,每个人都必须在这个赌场中生活,用自己的付出,博明天的获得。赌的对象不仅有金钱,也有职位;有政权的稳固,也有战事的胜败;有工作的机会,也有婚姻的幸福。赌局中人的期望皆是能在最大程度上利用赌博的规则,做出最佳的决策,也就是通过规则引导自身所得的增加。

  人们通常将那些投下的不是象征性的“小钱”,而是足以毁掉自己的大数目的人称之为赌徒。赵昺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有太多的赌局,其实每时每刻每分每秒,我们都在冒险,真实世界里处理各种情况时所用的策略其实与赌博中用到的方法不过是大同小异,因而世界上也就诞生了那么多的赌徒,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赌局中获得令自己满意的收获……

  在研究者眼中赌徒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被称为赌徒谬论,其特点在于始终相信自己的预期目标会到来,就像在押轮盘赌时,每局出现红或黑的概率都是半数。可是赌徒却认为,假如他押红,黑色若连续出现几次,下回红色出现的机会比例就会增加,如果这次还不是,那么下次更加肯定,这是典型的不合数理原则,实际上每次的机会永远都是半数。

  但是在赵昺眼中赌徒是一群敢于孤注一掷,铤而走险,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的狂徒。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疯狂,原本只是下了十块钱注,他输了;于是他又再下十块钱注,但他又输了;现在,他开始下二十块钱注,还是输了;然后又是三十块,但还是输……

  可是,越是输,他们越要增加赌金。因为他们总想着翻本,如此便一再追高,企图扳本,以为赌一把大的,就可以把前几次输掉的钱都赢回来了。所以为了追回自己的患得患失,他用了不断玩大的方式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