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63章 一拍即合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廷有战有和,摩擦不断,宿怨颇深。但基本上一直承认元朝是自己的宗主。而脱欢以为他们同样不会来援,不会搀和南朝的战事,甚至都懒得借机在朝廷后背捅上一刀。

  因为察合台已经分裂成两国,且生活在那边的蒙古人、畏兀儿人、撒里畏兀儿人都不是单纯的游牧团体,而是有城池的,最不济也是有土围子简单要塞的,贵族们都是定居的。说白了,就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们都担心自己的地盘被对方借机吞并,自顾不暇之际,自然没工夫来了。

  所以这也就怨不得脱欢对蒙宋两国间的战事持悲观态度了,早在围城之前便一力主张退出中原,回到祖宗之地再与南朝周旋。可惜的是大汗犹犹豫豫,宗王们舍不得花花世界,反倒是汉臣们支持自己的主张。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灭族亡国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自己的下场,脱欢在奉命与南朝和议的那一刻,他觉得自己的命运就已成定局。和议成功,丧权辱国的锅要他来背,削去王爵被流放边远荒芜之地都是轻的,铁穆耳很有可能为了平息朝野的怒火将他灭门,同时也消灭了一個潜在的隐患。

  与南朝谈判失败,因为自己无能导致国家陷入灭国之危的锅脱欢同样也要背,谁让他是当朝亲王呢!结局同样好不了哪里去,南朝会因此会迁怒于己,最大的可能是被作为战利品献俘于南朝太庙,受尽屈辱被送到不毛之地囚禁至死。而自己的部属会被其它宗王们瓜分,财产没入宫中,子女成为他人的奴隶。

  现在南朝皇帝不计前嫌给自己另外一条出路,让脱欢震惊之余,心思不可避免的活泛起来。若是归顺南朝不仅可以性命无虞,也能保全自己的家族。而其给出的‘守护祖陵,祭祀绵延’的理由也足以让他保住脸面,得到族人们的理解。

  当然脱欢也不傻,明白南朝皇帝放自己一马,肯定也是有条件的,而他改换门庭就是首要的代价。对此他心中虽有所纠结,但自自己失势被贬,继承汗位资格丧失,直至被夺权逐出权力场等一系列打击后,便对国家的感情日益单薄,只想能保全家族,平安度过余生,而当下叛国背族则是唯一的出路……

  赵昺放下仇恨招安脱欢也并非他的胸怀似海般的广阔,也非对方算是自己的‘老丈人’之一,而是出于对国家未来考虑的无奈之举。因为在夺取中原后,他也面临着一个最大问题,宋廷缺乏管理游牧民族的人才。

  当前大宋经过数次革新已经形成一系列的政策,能够有效的管理州府郡县,使百姓安居乐业,保持国家稳定。对于有定居城池的半游牧团体,也能通过军事威压和财货赏赐和完善的救济政策让他们服从。可是对于行踪不定的纯游牧民族,他们还是有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