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9章 胜之不武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代之的例子不绝于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凭借人的策划能力,辅助刘备裂土封王,三分天下,不仅改变了刘备的命运,而且也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但从历史的展脉络中赵昺也现一个人的崛起也非是那么容易,诸葛亮先于周瑜、后与庞统都生过暗斗,同时受到刘备身边诸多老人的排挤,可最终的结局大家都明白。这说明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可以通过正确地运用其智慧,灵活驾驭周遭的人和事,使其按照自身需要的模式运转。且真正的智慧和谋划,不仅对于个人的命运,对于团体的命运,即使对于国家的命运,也是至关重要的。

  古人曾云:一人足以兴邦,一人亦足以丧国。赵昺不敢自诩是孙膑和诸葛亮那般的人物,但是朝野对自己的评价却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可见他们还是对自己还是认可的。不过经过一番调查后,他现那个益阳郡王若非是大智若愚,那就是个极为平庸的人。

  赵孟启虽然也是天潢贵胄,但是传到他爹这一辈儿已经快出了五服了,所以爵位已经没了,只是荫补了个承奉郎,也就是个七品职,又没有做过实职,只靠宗室补贴的那点钱都不足以维持生活。而临安生活消费高,他们一家请示宗正司后外迁到消费较低的湖州,用最后的家底买了些地,靠出租勉强过活。

  此时家里的生活还算是小康,家中的孩子们能够就学识字。但小地主的日子没过几年,他爹娘便去了,宗室的补贴也算到头了。兄弟析产后,赵孟启也分了几亩地,靠出租过活是不行了,而他脑子不大灵光,连个乡试都上不了榜,不能像其他兄弟一样谋个小吏过日子;做买卖更是不行,赔的把地卖了一半才算补上窟窿。

  如此之下,赵孟启他也只能亲耕,过上了田园生活了。可指着这几亩地是难以维持生活,只好兼职下河捕鱼捉虾补贴家用,日子不免过的紧巴巴的,一年到头连件新衣服都添不上。不过他也算傻人有傻福,在蒙元步步紧逼的情况下,谢太后为平息上天之怒,从众臣所请为赵竑平反,可其已经绝后,便要为其挑选嗣子承祀。

  谢太后何其精明的人,怎么会给自己找个麻烦,以免给自己的子孙找个新的竞争对手,所以定要找个‘老实的’。于是在众多的候选人中挑中了‘朴实’的赵孟启,并封其为益阳郡王,赐了府邸,赏了金银财帛。可就当他以为好日子来了的时候,没几天蒙元大军兵临城下,王公大臣们都开始出逃。

  在保命上赵孟启却不傻,行形势不对将府中的金银细软卷吧卷吧领着家人化妆出逃,重新回到湖州。也不知是混乱之中宗正司忘记将其录入谱牒,还是记录有误,他居然躲过了伯颜按图索骥的大搜捕,避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