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章 好汉歌_华娱1995:从宰相刘罗锅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老师,我前段时间看《水浒传》小说时,灵感爆发,写了一首歌。”

  江北瞎话张口就来。

  “奥?是吗?什么歌啊?”

  赵季平颇感意外:“唱来听听。”

  老赵知道江北在歌曲创作方面很有“天赋”,不免有些好奇。

  “咳咳。”

  江北清了清嗓子,朗声高歌。

  “大河向东流哇”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说走咱就走哇”

  “你有我有全都有哇”

  “......”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

  “该出手时就出手哇”

  “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通俗易懂的歌词,大气磅礴的旋律,瞬间就听得赵季平双眼放光。

  老赵这几年一直在研究民乐。

  听江北唱了个开头,他就知道这首歌借鉴了不少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广为流传的民歌曲调。

  《水浒传》的故事不正发生在冀鲁豫地区吗?

  江北这首歌传达的豪迈侠气,不就是梁山好汉的真实写照?

  小江太有才了!

  看个小说就能灵感迸发,他天生就是吃创作这口饭的!

  赵季平双眼放光的望着江北。

  江北刚唱完,不等喘息,赵季平开口就问:“有曲谱吗?”

  “有!”

  江北赶紧从背包里拿出曲谱。

  还好,来之前,江北准备了。

  原以为用不上,结果,还真用上了。

  江北恭恭敬敬的递过去曲谱:“赵老师,请您批评指正。”

  赵季平没回话,两道目光死死的停在《好汉歌》曲谱上。

  半天后,老赵发出一声长叹。

  “唉!后生可畏啊!”

  赵季平凝视江北良久,突然露出慈祥的笑容:“小江啊,你有没有想过转校?”

  “啊?转...校?”

  江北愣了。

  老赵思维这么跳跃的嘛?

  “对!转到央音,或者中音都行!”

  赵季平笑容亲切,徐徐诱导:“小江啊,你在作曲这块是有天分的!只要有名师教导,经过系统的学习,不出五年,不,不出三年,你就能成长为青年作曲家。”

  “呃......”

  江北这才明白,来之前胡班为何谆谆告诫。

  原来是怕赵老头挖墙脚啊。

  不过胡英多虑了。

  不管赵季平如何画饼,江北都不会上套。

  江北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

  他对当作曲家甚至艺术家没啥兴趣。

  重活一世,当然搞钱最重要!

  世界上的烦恼,百分之九十五的用钱都能解决。

  至于艺术?

  多少钱一斤啊?

  江北有自知之明,真要他学作曲搞创作,他还真不一定是那块料。

  “呃...赵老师,还是说说这首歌吧,您认为如何?”

  见江北不接茬,赵季平惋惜的摇摇头,把注意力重新回归到歌曲上。

  “歌是好歌,只是......”

  “只是什么?”

  江北心里直突突。

  “只是你的唱功太拉胯!”

  “完全唱不出这首歌的荡气回肠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