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6章 时空带货?(一更)_重生成蛇,在现实世界开创修妖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间的蜉蝣。

  再次定睛一看,还是身处寺庙当中,什么都没有变化。

  眼前的大蛇却是闪烁着前所未有的神性。

  支遁手上的佛珠转动的越来越快,就连呼吸也变得急促,昭示着主人不平静的心情。

  他从未听过这样的见解,恍若心中的迷雾被叶秦缓缓拨开,他追寻这么久,终于隐约看清楚了那遥不可及的彼岸。

  “敢问施主,对‘般若’又有和看法?”

  “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色而空,故曰色郎为空,色复异空。”

  “即色是空,非色灭空,此斯言至矣。何者?夫色之性,色不自色,虽色而空。如知不自知,虽知恒寂也。”

  前面的“色”是指认识上的“色”,后面的“色”则指事物本身。认识论上的“色”,并非客观实际的色,所以是“虽色而空”。

  叶秦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出发,所谓“若动而静,似去而留”,变化的只是假相。

  世间万物都有轮回,周而复始,一切兜兜转转,都会回到原点。

  “般若学是讲性空的,至空无溪,廓然无物,一切虚空。”

  无不自无是说万物的现象虽然存在,但要看到万物的同一本性,郎色论讲的是“郎色自然空”,是要就物质现象来看就是空的。

  支遁在佛经内典之中,对《般若经》下的功夫最深,他在出家以前,就曾研究过《般若》。後来又经常辩论、讲诵《般若》,对此间学说很感兴趣。

  但总觉得差强人意,似乎少了点什么东西存在,如今听叶秦道明,心中缺的那一角终于能够补全。

  般若这个智慧包含六种,就是所谓的六般若。

  “无智于智,故能运于智”,由于要教化,就不得不寄言,运用语言、名词、概念、文字,也就有智慧。

  “智存于物,实无迹也”,般若智慧并不执着事物的形迹,至理是无名的,因此要明悟“所以寄”、“所以言”,以达到“理冥”、“智存”的境界。

  “阿弥陀佛,今日听君一席话,贫僧感触良多,恍若心中迷雾被风吹散。”

  一直以来支遁都在思考这些事情,却始终没有答案,可如今叶秦的讲解,却让他茅塞顿开。

  支遁从蒲团上起身,朝着叶秦深深鞠了一躬。

  “贫僧身无长物,没有什么好赠送的,唯有这串念珠一直随身携带,跟我良久,希望能够给施主带来好运。”

  叶秦看着支遁手上的念珠,檀木珠子隐隐还能够闻到一股特别的味道,大概是受寺庙烟火熏陶,外表光滑圆润,没有任何瑕疵。

  平凡而又不凡。

  这串念珠跟随支遁已有几十年光阴,从他出家之前就一直陪伴,可以说是无比珍爱之物。

  叶秦不好拒绝支遁好意,尾巴灵活一卷,那串念珠便带在了尾巴尖上。

  原木色的珠子映衬着幽绿的鳞片,恍若无上佛韵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