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投石车_三国之霸王孙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历史上,孙绍并不是孙策的嫡子。

  孙策之所以选择孙权作为继承人,除了无奈之外,或许也有因为孙绍不是嫡子而难以服众的考虑。

  毕竟,从某种角度上来讲。

  万一孙策突然去世,顾滢为孙策生下了嫡子,那么起码吴郡顾氏将会极力稳固江东利益集团。

  所以,孙策有理由高兴。

  而同样高兴的还有吴夫人和吴郡四姓。

  吴夫人高兴自己马上就会有第二个孙辈,而吴郡四姓则高兴于和孙策更加稳固的关系。

  孙策虽然很高兴,却也不能抛下自己繁忙的公务不管。

  三月份就要开战了,孙策需要清点粮仓武库,检阅兵马。

  为了能够迅速攻克广陵郡,孙策专门命马钧研制了一种秘密武器。

  准确的说,这种秘密武器是孙策结合自己的记忆并根据现在的武器由马钧进行改进而生产出来的。

  这一日,孙策便来到了这一秘密武器的生产工坊。

  在距离吴县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土围子围起的巨大工地。周围遍布着警戒的士卒,看守极其严密。

  这就是生产这一秘密武器的地方。

  说是秘密武器,不过倒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儿。

  简单来说,就是投石车。

  投石车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中的地位极其重要,是攻城的重要武器,有时候往往能够改变一场战争的胜负。

  中国的投石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最初的投石车结构很简单,一根巨大的杠杆,长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装载的石块,短端系上几十根绳索,当命令下达时,数十人同时拉动绳索,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块抛出。

  中国战争史上投石车首次大规模使用,应当是李信攻楚,楚军秘密准备了大批投石车,当秦军渡河时突然同时发射,无数尖利的石块乌云般砸向秦军,二十万秦军全面溃败,李信自己也兵败自杀。后来秦国名将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才攻下了楚国,可见当时投石车的威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投石车也越来越先进。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太祖(曹操)乃为发石车,击(袁)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其中记载的霹雳车就是当年楚军使用的投石车改进版。

  此后,中国的投石车在宋代到达高峰。

  宋代兵书《武经总要》中说,“凡炮,军中利器也,攻守师行皆用之。”

  《武经总要》中详细介绍了八种常用投石车,其中最大的需要拽手250人,长达8.76米,发射的石弹45公斤,可射90步(宋军制换算成现代单位就是140.85米)。

  然而,据历史学家推测,《武经总要》可能是出于保密或者故意误导敌人的目的,将发石车的射程大大缩小了,实际上根据别的古籍记载和现代科学计算模拟,这种投石车的发射距离不少于500米。

  金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