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6、党同伐异_三国之霸王孙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显然,陈宫是一个被低估的谋士,

  既然如此,孙策自然要发挥出陈宫的最大价值,以人尽其才,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正月底,孙策一行终于回到了秣陵,

  在孙策离开秣陵的这段日子里,整个江东发生了许多孙策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总结起來,这些事情可以用四个字來形容,即“党同伐异”,

  党同伐异,这四个字出自《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

  事实上,所谓的党同,是孙策的有意为之,或者说这本就是人类的天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过如是,

  党同,是孙策为了平衡所需,是帝王权术,

  然而,伐异,却让孙策很不爽,有党同,自然就会有伐异,然而孙策始终竭尽全力的避免大规模的伐异爆发,是因为这种内耗将会极大的削弱集团的实力,

  如历史上有名的,唐朝的牛李党争,就是其中的典型,

  如今以孙策为中心的江东利益集团,其主要任务是对外攻伐,一统天下,然而,内部无休止的纷争,将会让集团对外的能力大为削弱,这绝不是孙策想要看到的,

  秣陵县,吴侯府,孙策的书房里,看着楠木桌上码放的整整齐齐,厚厚的摞在一起高达一尺的奏章,孙策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已经仔细的翻看过了这些奏章,其中并沒有什么太大不了的事情,

  不过是一些相互之间的弹劾罢了,

  归纳总结一下,不外乎是江北士族和江东士族之间的互相弹劾,

  以张昭、张纮为首的江北士族,和以吴郡四姓为首的江东士族,本就有着天然的矛盾,再加上孙策自己的有意引导,矛盾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孙策端起刚刚泡好的清茶,微微啜了一口,皱着眉头,静静的思索着,到底是不是自己玩脱了,

  过了半晌之后,孙策终于确定,自己并沒有玩脱,

  或者,准确的说,这应该是两大利益集团之间的一次相互试探,

  也许是孙策上一次迎娶大乔时,造出的声势,让江北士族看到了自己对吴郡四姓的不满,

  当然,吴郡四姓也可能希望借着这一次的互相弹劾,來搞清楚孙策到底是怎么想的,

  事实上,孙策的想法很简单,

  作为一个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利益,显然不能让自己的手下铁板一块,

  孙策的统治,离不开其治下世家豪门的支持,

  原本孙策的统治区域,仅仅在江东一隅,虽然孙策手下同样有大量的江北士族为官,可是江北士族的势力与江东士族一比,便远远不如,

  然而,孙策的势力在不断扩张中,

  当孙策控制了整个淮南之后,江北士族的势力急剧扩大,

  以庐江周氏和乔氏为代表的江北士族,不能允许江东士族长期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