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2章 嘉手纳的黑云,又一场阴谋_星火200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2章嘉手纳的黑云,又一场阴谋

  在刘永坦的压力下,数字阵列雷达项目启动所需的各种设备和物料终于在三天之内全部到位,而项目组的所有成员也立刻投入了研发工作。

  他们要做的事情其实并不算复杂,归根到底,其实只有一句话:

  扩写和完善。

  扩写技术文档中的细节,完善框架之上的延伸。

  只要做好这两点,数字阵列雷达的诞生几乎没有悬念。

  而项目组的成员全部都是这个国家最优秀的研究员,让他们从零开始去研究、摸索一项新的技术也许还有困难,但当所有随机性都被排除,剩下的只有“解题”的过程时,他们所爆发出来的效率,足以让所有人震惊。

  数字阵列雷达所用的总线控制软件,从helloWord到进入测试仅仅花费了三天。

  最核心的信号处理机,花费了一周。

  至于其他更简单的硬件装配啦、生产制造啦之类的工作,所耗费的时间则是用小时来计算的。

  各个下游企业的生产线和装配车间全程待命,只要收到14所的需求,便立刻召集工人开工,响应时间甚至压缩到了30分钟之内。

  这样的效率,在以往的任何一个项目中都是不可想象的。

  但同时,高效率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效果。

  那就是,保密工作没那么好做了。

  当然,刘永坦那边也压根就没想过要把保密工作做得多好。

  我都到了冲刺阶段了,还管什么保密?

  咋的,你知道我要造雷达,你就要派飞机过来炸我吗?

  还是说,你要安排点间谍过来放一把火,把我们的技术文档全烧了?

  又或者,伱干脆是打算要把技术文档偷出去,用在你们自己身上?

  开什么玩笑呢。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都有点太过无稽了。

  要知道,这儿可是帝都,这儿可是八大处!

  到了核心区,一只蚊子飞进来都得先在门岗那戴上脚环,更别说人了……

  所以,虽然流言四起,但技术泄露的风险,却等于没有。

  外界只知道14所确实是在搞雷达了,甚至也知道他们进展很快,最晚在一个月之内就会有原型机出现,可在结果揭晓之前,没有人能一窥究竟。

  在这样的神秘感的加持下,舆论对于14所项目的讨论越发激烈,而另一个超大型项目,则在14所的掩护之下,悄悄进场……

  ……

  西工大,一间只住了一个人的单人宿舍里,李想盯着电脑,正在某被标记为敏感的军事论坛上疯狂输出。

  就在几天之前,他终于又再次接到了来自情报处的任务,而这项任务比任何一次都要简单:

  根据情报部门提供的大纲,把有关14所雷达项目的话题炒热。

  如果有必要,可以跳出网络的限制,直接利用传统纸媒,来吸引大众关注这个话题。

  至于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