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4章 问题的核心_星火200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4章问题的核心

  陈念跟着徐远走进实验室,保密级别不够的人员已经被带离,而几名等候多时的核心研究员则立刻围了上来。

  “陈工,辛苦了!”

  “陈工,麻烦你了。”

  “辛苦陈工,大晚上的还让你加班,不过我们确实有点搞不定.”

  “是啊,本来打算明天再找您的,但是.”

  一行人七嘴八舌的说着话,但没有一个人跑来质疑陈念的模型的准确性。

  因为他们很清楚,能计算出这个模型,就证明陈念的水平绝对不低于在场的任何一个人。

  如果确实有问题,那也是偶发性的。

  有可能是模型本身的参数考虑不足,有可能是变量设计上存在小偏差,但绝对不可能是陈念的逻辑和理念出了问题。

  这就是真正的技术人员之间的交往方式,极为简单纯洁,强者就是会受到无条件的尊重。

  陈念一一打过了招呼,顾不上跟他们寒暄太多,而是直接了当地要来了模拟数据,开始逐一分析对比。

  而其他人则站在他身边,不时为他讲解几句。

  “这里我们做的是喷射角的调整,在45度固定加相同出口截面积的前提下,我们用了直缝槽、渐缩型、渐扩型三种不同的槽型进行实验,到这里结果还是跟模型预测相符的.”

  “出问题的是这一块,在引入了抗横流结构之后,数据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旋转效应对通道内流动传热的影响超过了预期数值,最终得到的结果跟模型结果有很大的差异.”

  一边听着其他人的解释,陈念一边仔细地看着数据。

  他的神情越发凝重。

  这不对啊。

  实验过程没有问题,模型使用也没有问题,但就是结果真的对不上!

  这什么情况?

  难道真的是模型本身的问题?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乐子就大了。

  毕竟,这个模型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分析各种不同结构设计下透平叶片的冷却机理、冷却效果。

  基于模型所输出的数据,将会作为最后研发制造的参考。

  而一旦模型错误,所导向的方向也绝对会是错的。

  那要这个模型还有什么用?

  好不容易解析出来的技术,岂不是又要回到手动一点一点去做实物实验的步骤里面去了?

  陈念放下数据,忍不住伸手挠了挠头。

  片刻之后,他又不甘心地重新把文档翻到第一页,从头开始逐一审视。

  这一次,他连实验记录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没有放过。

  而就是这么一看,他的眼前突然一亮。

  一旁的研究员注意到他的表情,开口问道:

  “怎么样,陈工,能找到问题吗?”

  陈念摇了摇头,回答道:

  “可以说找到了,也可以说没找到。”

  “目前来看,无论是模型本身,还是你们的实验过程都没有问题,但两者的差异就是存在,这是个很难搞的事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