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9章 捡个大漏_星火200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领导们全部突然转性了一样。

  而且,从他们口中,陈念还知道了一个自己没有刻意去关注过的信息:

  西工大的领导班子做了大幅调整,办学策略也同样大转向。

  两三年前那种官僚化的、形式主义的作风几乎已经找不到,现在整个学校,就好像一台上满了发条的机器,正朝着真正的“科研型高校”狂奔。

  两个学生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语气里都有些疑惑,他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只能猜也许是某个大领导下了命令、或者是上面的整体策略变了。

  “.不管是谁吧,反正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哎,你听说了没有,学校又要甚至新的奖学金了。”

  “听说了,火苗奖——话说这是谁想出来的名字,听着一点气势都没有啊。”

  “你别管有没有气势,内容良心就好了。据说无论是在理论技术还是实用技术上,只要是能有突破的,都能得奖。”

  “我打算冲一冲,之前不是有个叫王建成的学长做了初级人工智能吗?我想找他聊一聊,看能不能应用到其他领域.”

  “可以的,我也试试,我还是做热动力方向吧”

  “热动力方向很难出成果啊,就算出了也不好评审吧?”

  “管他呢,这玩意儿本来就不是能急功近利的方向,短时间不出成果也没关系,我可以去申请那个什么筑基补贴,一个月也有几百块钱呢.”

  “筑基补贴,听着像小说的内容”

  “是筑造基础的筑基.”

  陈念听得有些感慨。

  现在,学校里对于“真科研”的投入越来越多了。

  并且,这种投入不再像多年以前一样,只偏向于几个重点研究室、几个重点学生,而是雨露均沾,鼓励所有人都参与到科研工作里来。

  虽然确实有些人是打算骗个补贴躺平的,但综合来说,整个学校的科研氛围已经有了质的提升。

  再加上学校几次重点宣传,现在,学生们之间讨论的话题已经渐渐发生了改变。

  从怎么获得领导的欢心、怎么能用学生会工作刷绩点、怎么参加学校组织的汇报活动,变成了什么样的科研方向最容易出成果、什么样的方向成果最大。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陈念在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回望往事,他依稀记得,自己曾经在心里立下过一条目标,那就是要利用自己的资源,去改变这所学校原本过于迂腐的风气。

  现在,自己真的做到了。

  一个学校的改变只是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改变势必会渐渐传导到其他学校、其他部门里去。

  它将渐渐击垮那些旧的秩序,建立起一套真正有益的体系。

  而在这套体系之内,人才将受到尊重、得到回报。

  ——

  虽然,也许在短期之内,这样的回报还不会太高。

  但至少,它真的能让人看到看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