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章 大山_星火200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策。在接下来的会议中,我们的议程有且只有一个!”

  “那就是解决项目重点工作的问题。”

  “在这次的会议上,我们将要决定未来几个月、甚至是数年内的主要投入方向,最终的结论与各位息息相关,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讨论。”

  “注意,今天的讨论是没有预演的,也就是说,在前期没有任何人提前跟我打过招呼。”

  “我对你们的想法一无所知,所有的想法都要拿到会上来说!”

  “好了,项目保密原则你们都清楚,现在正式进入讨论环节!”

  他的话音落下,会场中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情况。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在大部分企业、事业单位,所谓的“开会讨论”,其实都不过是一个上传下达的形式。

  也许在过程中会有讨论,但结果肯定是早就通过气的、确定好的。

  下层的执行者如果没有足够的权力和地位、不能在会议开始之前把自己的意见传达上去,那也就意味着,他们在讨论之前,就已经失去了讨论的权利。

  但这次.好像有点不一样?

  慢慢的,窃窃私语的声音开始响起,雷刚也并不制止。

  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也是在陈念建议下的尝试。

  他想要看看,如果真的把决策权下放到基层研究人员,最终的结果会不会跟他所想的一样。

  足足等了五分钟,才有第一个人举手发言,雷刚惊讶地发现,那是平时在601所内几乎可以说完全没有存在感的一个工程师,名叫赵穗。

  “赵穗,你来说。”

  雷刚点了他的名,赵穗立刻站起来,甚至紧张到连手都有点发抖。

  “各位领导、各位,各位同事好,今天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能表达我的看法。”

  “关于这个项目,我认为它首先是正确的,具有远见的,也是上级关心、领导关切.”

  “别说废话!”

  雷刚立刻打断了他,赵穗尴尬地笑了笑,继续说道:

  “那我就直接切入正题了.我的看法是,我们不应该仅仅满足于一次风洞实验,甚至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机体的结构验证。”

  “如果要做,我们就真正做一架全新的飞机。”

  “基于这个目标,我认为,我们这个项目前期的重点工作首先应该是基于风洞数据结果的内部结构推演和设计。”

  “其次,就要着眼于最困难的问题,也就是动力系统匹配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们在航空事业上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心脏的问题,如果发动机不解决,那无论多好的机体设计、多优秀的结构强度,都没办法真正发挥出一架战斗机应有的实力。”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拓展项目的维度,把它真正变成一个造飞机的项目。”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表面上是造飞机,实际上还是用我们的成果来给其他项目输血!”

  这话一说出口,会场内的众人全部面面相觑。

  当然不是因为赵穗说错了,而是因为他太敢说了。

  二十二号项目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真正造飞机的项目,这是在场很多人共同的想法。

  吹风洞、拿数据、做结构优化、甚至制造新材料然后呢?

  然后,就是永无止境的技术验证了。

  甚至有可能验证十年二十年,都不会有一架真正的飞机起飞。

  这是一个悲哀的现实,但也是绝大多数人都意难平的现实。

  一个搞航空的,谁愿意永远在幕后,谁不想自己手里,能有一架真正冲上云霄的飞机?

  但问题是,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