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章 关关难过_星火200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应商是美国的DSI公司,性价比最高、引进难度相对较低的是瑞典的Quintus公司。”

  “但问题是,这两家公司的合作意愿都不强。”

  “DSI就不用说了,当年我们引进GLEEBLE3500的时候就废了不少口舌——我还记得,那时候他们连黑鹰都卖了,就是不愿意卖热等静压机。”

  “后来我们还是保证只用于实验室用途,才最终拿下来的。”

  “现在,我们再次采购的话,一定会面临他们的审查,到时候保密工作根本没法做了。”

  “所以我不打算考虑这条路。”

  “至于Quintus,本来前段时间我们还聊得好好的,但自从上次南海EP-3E的事情发生之后,他们的态度就发生了大转弯。”

  “我怀疑,这两件事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听到他的话,林永明叹了口气。

  可不是存在联系吗!

  王显国的保密级别不够,有些事情他不知道,但自己可是清楚的。

  实际上,无论是海面上频频现身的侦察机,还是热等静压设备引进困难,其实背后都有着同一个影子。

  而这个影子无非是想延缓华夏新战机的研发进程,迫使华夏的空军力量长期处于被压制的“边缘平衡”状态罢了。

  只不过,他们的如意算盘其实早就被看穿了。

  成飞那边早就开始了下一代战机的研制工作,只不过距离正在出成果,还需要一点时间罢了。

  还要隐忍几年……

  ——

  不对,现在有了二十二号项目,这个隐忍的时间,很有可能会降低到一年以内!

  等着吧,现在你们处处压制,总有一天,会反过来被踩在脚下的……

  林永明收敛了略微有些杂乱的思绪,沉吟片刻后开口说道:

  “这个问题我会想办法解决的。”

  “DSI的态度强硬,但并非没有突破点,他们跟国会并不是完全保持一致的,如果我们能拿出足够有说服力的条件,那么交换几台热等静压设备应该也不困难。”

  “Quintus也同步进行-——他们无非是收到了消息,想趁这个机会多要钱罢了,大不了就给他们。”

  “下次谈判,我会参与,到时候我来谈。”

  对面的王显国点了点头,说了一个“好”字。

  但林永明却还没问完。

  “我刚听你提到了铼金属,20公斤的量够了吗?”

  王显国苦笑着回答道:

  “哪能够啊!按照配方,镍铁合金中的铼金属含量要达到4%以上,美国佬的战斗机甚至会做到6%到8%。”

  “我们这点储备,其实也就够6到7台发动机用,更何况还要排除试验损耗。”

  “这个确实是个大问题,不过说老实话,国内铼金属的储备量现在应该也有500到800公斤了,后面再让他们调过来就好了。”

  听着王显国略显苦涩的话语,林永明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寒酸啊!

  整个国家都才不到一吨的储备,能够几台飞机用的?

  这么下去,就算搞出了新飞机、新发动机,产能跟得上吗?

  现在还不用担心这个问题,那十年二十年以后呢?

  关关难过啊。

  可是也没办法,关关难过关关过吧。

  从近百年前开始,我们不就是这么一关一关地闯过来的吗?

  从汉阳铁厂,到宝钢、武钢;

  从机器制造总局,到大连造船厂;

  从江南制造总局,到中航、中核;

  从小米加步枪,到两弹融合……

  而现在,我们是时候从歼八,走向歼二十二了。

  等它出世的那一天,全世界都会为它注目。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