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章 切中要害_大明伪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方唐镜真作了张家的上门女婿,就不是自己可以轻易拿捏的了,不但讹诈一笔钱的计划泡汤,便是贵人交待下来的事情怕也难以完成。

  其实方唐镜对这门亲事比所有人都遗憾,混吃等死做一个快乐的小白脸,这可是他上一世曾经的梦想,若是那时有这样的美事,打死也从了啊!

  可这里是大明,时代和三观都不对,想要混出一个人样,就绝对不能做上门女婿。

  方唐镜想了想又说:“变卖祖产和购买这宅子,乃是为了作生计之用,绝非用作他途。”

  “生计?”方唐镜的回答总令人觉得此子异想天开,想想那生丝一两一斤的作价,这货果然是不善营生!

  刘书办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方唐镜越是行事荒诞,周县尊对他的观感就会越差,这是好事啊!

  当前最重要的还是救灾,周县尊似是若有所思,却抓不到什么,便道:“那救灾善后的陈情书,是你投的,对吗?”

  周县尊的提问十分跳跃,上一刻是在计较婚姻和卖祖产的问题,而下一刻,却转到了救灾善后上。

  方唐镜则是敏锐的意识到,县令说的是“救灾善后”,而不是“防震救灾”,重点就在这“善后”上。

  当然,这防震已然迟了,周县尊隐而不说,也是不想打自己的脸。

  方唐镜心里竟有一丝丝小小的激动,自己的计划看来是有几成希望,只要县令看了自己的书信,那便大有可为,而且,里面的内容似乎很合他的胃口。

  方唐镜便道:“大人明鉴,是草民投的书。”

  周县尊凝视唐镜片刻才道:“救灾的条陈倒是极好的,可这地震已波及本县大部,今年粮食和丝织之物减产已成定局,所以,你的救灾善后只涉及到了眼前,终还是眼光浅了些。”

  是啊,灾情已然即成事实,从大处来说,自救最重要的还是组织生产经营,挽回损失,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行的。

  方唐镜知道,这减产是必然的,可周县尊关心的却是这后面的东西,大灾之后赋税减少难收才是他最担心的吧?

  方唐镜道:“历来朝廷救灾都有一定之规,所以小子才没有多说什么。不过老大人有没有发现,这些定规里都只强调了生产自救,尽量挽回损失,却未免有些灯下黑了。”

  “灯下黑”三个字一出来,周县尊眉毛一蹙,便有些不悦。

  救灾之规乃是朝廷总结历朝历代的成败得失定下的规矩,不知凝聚着多少仁人志士的心血,难道还不如你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的一家之言,少年人狂得实在有些过头了。

  此时的刘书办,心里已是为方唐镜点了无数个赞,敢不敢再毒舌一点?

  这家伙,胆真够肥的哪,灯下黑,啧啧,这岂不是把朝廷衮衮诸公都扫进去了吗?

  再深究起来,便是说具体执行的周县尊也是个糊涂蛋,不能明察秋毫?

  终究是现代人的灵魂,人人平等的观念已深入到了骨髓,方唐镜略一适应,已经从最初的不安中走了出来,方才说话语气还有些不太连贯,现在却开始‘放肆’起来,反问道:

  “诚如老大人所言,此次大灾,不但减产已成定局,且田地道路桥梁毁坏者众,又有哪一样不需要钱粮,朝廷减免的税赋也只是杯水车薪,且公文往返不便,等到上面批文下来,已耽误了最佳时机,老大人有何良策?”

  周县尊对灾后重建事宜心里是有些计较的,不过他能做的却也脱不开这个时代的成规,除了等待朝廷的恩旨,不外乎召集众士绅大商们号召捐钱捐粮,共渡时艰,能有什么更好的法子?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大问题,号召士绅大商们捐钱捐粮是要看县令本人的威望的,他本人才刚刚到任不足三月,何来威望?他能做的唯有拉下脸皮求爷爷告奶奶罢了,虽说丢人,却也顾不得这许多了。

  只是堂堂一县父母官,一旦丢了脸面,便弱了气势,正所谓拿人的手软,之后的许多政令便难以畅行无阻了。

  朝廷乃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具体到地方则是亲民官与士绅共治地方,双方之间的博弈便如同下围棋,一旦失了先手,后面便相当被动。

  这才是周县尊纠结的地方。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