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2章 决定因素_大明伪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胜仗靠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很复杂,瞬间就让徐鹏举和刘三陷入了沉思。

  控弦百万,兵精甲锐,多智近妖,船坚炮利,以多胜少,粮草充足,攻心为上,勇武绝伦,用间如神,民心士气……?

  似乎每个时期都有成功的案例,都有突出的用兵方法,古今中外留名史册的兵家闪耀如繁星,都有一套套的兵家理论。

  比如《孙子兵法》《黄石公论》《鬼谷子》《孙膑兵法》《司马兵法》《太白阴经》《虎铃经》《六韬》《尉缭子》简直数都数不过来。

  历次的战争胜负有必然的也有偶然的,当真是眼花缭乱,让人目不暇接。

  好半晌,徐鹏举才选择了一个油滑的答道:

  “决定战争走向的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具体到战术上则千变万化,不可拘泥,岳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武穆曾云,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吾亦深以为然也。”

  “徐兄,你这面面俱到,老生常谈,等于没说。”方唐镜嗤笑。

  “靠,打仗这玩意,谁敢说必胜,你这也太难为哥哥了。”徐鹏举哈哈大笑,不以为意。

  两人现在狼狈为奸,好得不要不要的,说话当然毫不拘礼。

  “刘三,你也是读过两本兵书的,你怎么说?”方唐镜看向刘三。

  刘三心想自己想说的都让小公爷说了,自己还能说点什么?也还是有的,“依卑下看,主要是粮饷给足,大伙士气上来了,就敢跟倭奴玩命。”

  “怎么,老刘还克扣你们的粮饷不成?”徐鹏举奇道,据他所知,刘大侉子是个颇知分寸的,不会连自己亲兵的粮饷都克扣吧?

  “这绝对没有。”刘三连忙分辨,随即又苦了脸道:

  “上面说今年各处急需赈灾,户部入不敷出,便不能如期拔付兵部钱粮,兵部要紧着先供应北方九边,便大幅减少了咱们江南各卫的粮饷,现在已有三月不发饷银了,弟兄们都是勒着肚子去玩命的。”

  北虏南倭,这是大明的两大患,其中又以北虏最为心腹之患,尤其是土木堡之败后,朝廷对北方的战略整体便取守势,虽说是稳住了局势,可每年靡费钱粮无数,如同一个无底洞一般。

  这时候的北虏主要是蒙古诸部,建奴才刚刚冒头,在历史上,这一两年内,建奴会被汪直犁庭扫穴式的狠狠修理一番,可惜跑了奴酋努尔哈赤,一直到数十年后,努尔哈赤才又重新冒头。

  北虏是朝廷重点盯防对象,资源大部份紧着那边用也是无可厚非,可三个月不发粮饷也实在说不过去。

  徐鹏举叹道:“现在是成化年间,也算是太平盛世了,都弄成这样,往后该如何是好?”

  当然是越往后越烂,以至于将吏贪懦,边备废弛,边军坐大,贼虏大兴,流民暴乱直至亡国,满清入关,留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