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5章 家丁战法_大明伪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实上,历史上的戚家军就真是这么牛。

  据统计,戚家军在巅峰时期一共和倭寇打过十四场著名战役。

  这十四场战役中,倭寇纯死亡总数为两万多人,而戚家军阵亡总数仅为两百人左右。严格地算起来,甚至连一百比一都是说低了。

  碧如白水洋一战,戚家军就以一千五百人一举击败两千五百余人的真倭精锐,这一战也是方唐镜举例的原型,双方尽皆死战,倭兵也是打出了最顽强的一战。

  即便是接连五名倭首被当场杀伤,失去战斗力被生擒,余者也是拼死不退,越战越勇。

  戚家军鸳鸯阵如冷酷的杀人机器层层推进,当场被斩首的倭寇达到了三百多人,伤者不计其数,哀嚎声闻数里。

  戚家军如同死神般收割着着生命,最终倭寇在死伤超过五成后全线崩溃,又被戚家军随后掩杀,绝大部份被歼灭。

  又譬如仙游之战,戚家军面对声势三倍于已的倭寇,默默举起屠刀,以战死二十四人的代价,一举击溃一万余人的倭寇,且临阵斩杀一千余首级。

  如果说这两次大战已经让人瞠目结舌,别急,让人更不敢相信的还在后头。

  戚家军最辉煌的一战当属牛田破营战,总兵力六千余人的戚家军与上万兵力的真假倭合流的主力决战。

  这兵力悬殊的一战结果同样悬殊,整个战役以戚家军获胜自不必说,最让人怀疑人生的,就是战损比,倭寇被阵斩两千二百多人,而戚家军的死亡率是……

  零!零!零!!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你没有看错!统计的人也没有写错!

  这是北京兵部衙门和当时的江浙总督衙门乃至皇帝的监军三方共同点验的结果,明明白白写进史书里的,可堪称为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可惜的是,这样一支强绝天下的强军,戚继光后来调到北方防备北虏,朝廷竟不允许北上,后来就地解散,殊为可惜!

  后来戚继光到了北地后重练战兵,根据当时的情况另开了一套战法,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受制于朝廷的大政方针,以守势为主。

  虽说也是稳如泰山,战功彪炳,譬如后世看到的长城,多数都是戚继光重修的。

  可终究手底下的士兵已不如南方的那支“戚家军”能打,限制了戚帅的发挥,殊为可叹!

  很明显,这样一支军队的成军条件是相当严苛的。

  首先,必须有天才的统帅,比如戚继光,没有他天才般的设想,根本不可能创造出“鸳鸯阵”,没有他独到的眼光,也不可能有专招金华义乌兵这样的先例。

  其次,必须有金华义乌这样底子的战兵,戚继光创造出了“戚家军”;反过来“戚家军”也成全了戚继光的英名,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第三,需要有相当庞大的资金的支持,这支“戚家军”可是募兵,每个士兵的军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