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90章 危机公关_大明伪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年时就聪明好学,被人赞誉为“贤王奇士”。

  二十五岁,正值青春韶华,是最热血,最黄金,最想要建功立业的年龄。

  换了其他人,早热血上头干撸起袖子反了,最次也得哭天抢地,沿街声讨。

  可朱权并没有做这些鱼死网破的举动。

  他深深地知道,朱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斩草除根,非把宁王一脉铲除不可。

  于是朱权便想出了一个妙计。

  他立即就摆正了姿态,为表无意争权,正式拜道家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为师,投身道门,道号“涵虚子”。

  以此向天子和天下人表示,自己有更高的追求,要以振兴道教为已任,决不掺合朝廷的“俗事”。

  你以为他只是做做样子忽悠朱棣么?

  非也,做戏做全套。

  朱权潜心道家研习典籍,先后写出了百余本道家名著,其中的《皇天至道太清玉册》八卷,乃是《道藏》经典中的经典。

  他还在南昌西郊构筑南极道宫和自己死后的陵墓,借以向天子表明自己已不在乎俗世间的权势和荣华富贵。

  自此,堂堂王爷便以弘扬道教义理为已任,名声远播,数十年如一日,道门评曰:

  “自有道教以来,三皇建极,五帝承天,其奉道而修天道者,其教之事物有未备,言奥有未宣,制度有未传,仪制有未正,真人乃考而新之,非其则孰能为焉?”

  如此一以贯之,连多疑的朱棣也不得不感动,手书“南极宫”赠之。

  以朱棣猜忌成性,心狠手辣的性格,也被他忽悠了过去,最危险的灭门危机便被如此化解了过去。

  此后朱权还在戏曲,茶道上均有突出贡献,比如戏剧的《大罗天》《私奔相如》,茶道的《茶谱》都是传世之作。

  终朱棣一生,都没有再对朱权起过疑心。

  而且朱权也特别的能活,生生活死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

  直到英宗朱祁镇土木堡之变前一年才挂掉,成功地忽悠了四代帝皇,让他们对宁王一脉彻底地放下心来。

  此时是二代宁王朱奠培,乃是朱权嫡世孙,于正统十四年继位。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