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4章 不可外传_大明伪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简直是不可能……!”

  朱叶二人看到了方唐镜的“靖倭策”之后,不由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篇文章里,方唐镜对敌我态势作了较详细的说明。

  并从经济,练兵,御敌于国门之外三个方面给出了对策。

  这些对策有些事关民生,有些是纯军事,有些则是朝廷大政方针。

  这三个方面,寻常书生能得一面都是难得的方面之材,更何况是三大方面。

  如果这里不是贡院,他们甚至会怀疑,这是一群老将老兵和总督一方的大员合写给朝廷的大政。

  非长期在第一线从事抗倭战事的,熟悉敌情者,写不出如此真知灼见。

  “我……靠!”尤其是看到其中有一经济之法,两人直接爆了粗口。

  这简直是要命啊!

  这都想得出来!

  是要出大乱子的啊!

  之前还以为这货是东方朔,自己还是眼界太小,限制了想象啊!

  这简直是范蠡加妖僧姚广孝一般的妖物也!

  尼玛,这货到底是什么妖孽降世,当真是那种不为朝廷所用便要杀之而后快的妖怪。

  还好,若不是这次众评,此法很可能会被哪个大嘴巴考官泄露出去,后果难料。

  这当然就是倭国银两兑换比例与国朝相差一倍的事情。

  方唐镜建议官方先实行货物低价倾销形成垄断,扶持倭国小领主,挑动倭国内战。

  然后……大明一战而灭之。

  这既能充实国库,又能彻底断绝私贩,还能一举灭此朝食,岂不美哉!

  方唐镜断言,依此策,期十年之功便可将倭国收入囊中。

  “此文断然不可外传!”两位主考当机立断,悄悄动手撕下这篇文章。

  可以说,就算方唐镜其他文章考得狗屎不如,只凭这一篇文章,就可以摘得桂冠。

  必须是桂冠啊,如此人物,若不为国家所用,天知道会出什么乱子。

  压住内心的骇动,两人再往下看。

  然后,两人便笑了。

  这厮,倒也是极有东方朔之风,风趣得紧。

  “噫!予生也晚。未能与夫子同时,一食其所剩之零头碎角之肉,岂不惜哉?”

  两人哈哈大笑,叶副主考甚至情不自禁地提起笔,习惯性地就要画圈。

  好在朱主考及时拦住,这才记起是在众评之中。

  当两人看到《太公孙子将才孰优》最后,方唐镜总结道:

  “战争乃政治之延续也,若德政未修,小民未惠,蛮夷不朝也;故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若众正盈朝,国强民富,万国羡我中华,自然来朝,又何必征焉?”

  众正盈朝,固所愿耳,情实真挚,两人看了许久,反复咀嚼。

  看完之后,两人将第三场卷子传阅下去。

  黄同考官接了过来,只一看,便怒道:

  “敢问两位大人,为何少了一篇?”

  朱主考淡淡地道:

  “此文事涉国之机要大事,老夫要单独上呈内阁,在朝廷有定论之前,四品以下官员不得阅读。”

  言下之意便是你想要看,还差了十几条街,不够班。

  “这不和规矩!”黄同考硬梆梆地顶了回去。

  “此事不必多言,一切责任由本官担当!尔等只须看余下文章便可!”朱主考斩钉截铁。

  “……,下官坚持!”黄同考寸步不让。

  “无妨,你可以保留意见,并且上书弹劾本官,但在本官仍是职位之前,汝当领命而行!”朱大人又是淡淡地道。

  “好!”黄同考再无话可说。

  莫非这篇文章有什么猫腻?

  还是说有作弊的暗语?

  这让黄同考官越加坚定了打落方唐镜的决心,坚如磐石!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虽千万人吾往矣!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