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0章 浩然正气_大明伪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子,打探清楚了,那刘大夏每日早晚到衙署里点卯,之后便会到档房中当值,日日满勤,从未有过休沐请假的记录。”

  这就有些头痛了。

  兵部档房属于兵部办事机构之一。

  主官便是刘大夏。

  汪芷进宫,那么取得郑和下西洋资料的重任就落在了方唐镜身上。

  王千户又接着禀报道:“《郑和出使水程》所在处皆已探明,存放在丙库甲字号存档处。”

  “很好,没有惊动刘大夏吧?”方唐镜追问道。

  “没有,咱们的探子买通了誊抄房的书办老窦,从他那儿得到的消息。不过据老窦说,刘大夏此人也极为重视这份存档,这个月经常进出查看,并且还借出了相当一部份带回家中。”

  果然,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朝廷上次的开海禁之议已经引起了刘大夏的警觉,随着汪直的回京,他很可能要准备孤掷一注了。

  上次朝廷的开海之议虽然仍是议而不决,但是开海派明显是占了上风的,加上皇上意动,如果汪直这次从江南回来,再次提出开海之议,十有八九此事能成。

  那么,唯一能阻止开海的就只有铤而走险一途了。

  “公子,这是刘大夏此人的资料。”王千户递来一叠材料。

  方唐镜一页页看了一遍,不由叹了一口气。

  时间紧迫,对付非常之人只能用非常之法了。

  对付刘大夏,若是有可能方唐镜其实很想用一些君子的法子,比如动之以国家大义,比如大家当面辩论这些文绉绉的书生法子。

  但方唐镜知道,这套方法对付别人可行,对付刘大夏,是不行的。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是刘大夏。

  如果有可能,方唐镜并不愿意与刘大夏结怨。

  刘大夏出身山东东平名门,其十一世祖刘宝曾是如果岳飞岳爷爷手下统制官,立过赫赫战功,岳爷爷遇害后,刘宝弃官而去。其父乃是永乐十八年举人,官至广西按察副使。

  刘大夏本人从小就有才名,小时候还没有起大名,小名瑞昌保。

  刘大夏这个名字也很有名头。

  瑞晶保六岁那年随父入京,大学士杨溥一见而奇之,赞道:“此子将来成就还要在我之上啊!”

  要知道,杨溥就是后人称为“三扬”的“南扬”,史称相业为大明之最的三人之一。

  于是,扬溥便给小昌保起名为“大夏”,殷切之意不言而喻。

  而刘大夏也并没有辜负人们对他的期望,天顺三年,中解元,天顺八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

  按规定庶吉士实习期满后是要留在翰林院的,且翰林院已经拟定了他的职务。

  但刘大夏却主动要求出任实职,由于他通晓兵事,于是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不久又调升职方司郎中。

  任内革除官署积弊,本职工作完成出色,上级交待下来的任务都很符合成化皇帝的意思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