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0章 开门大吉_大明伪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短视频,那些干巴巴的政论文经过大咖们的精心处理,每一篇都能吸引无数粉丝。

  凭的是什么?一言以概括之……引发共鸣。

  方唐镜又想起参加短视频学习班时导师的话:

  引起共鸣最好的法子莫过于画面感和生动感,把话说到观众的心坎里去。

  可惜,当时自己死活不理解,现在嘛……

  想到这里,方唐镜蓦地微微一笑,上辈子的遗憾这辈子补全!

  提笔饱蘸浓墨,挥毫而下。

  在八股文的中股和后股部分,方唐镜摒弃了议论的方式,采用描述小故事的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桀纣之臣生于尧舜之世”这个问题,方唐镜直接引用本朝太祖杀胡惟庸故事。

  方唐镜将胡惟庸当成桀纣之臣的反面教材。

  先描述其种种嚣张跋扈,种种不臣之言行,又大书其狼子野心对国家的危害。

  最后,在观众咬牙切齿的时候,太祖皇帝又如何明辩忠奸,最后将之连根拔起。

  总之,将情势描写得十分危急,太祖仁至义尽后不得不挥泪斩马谡,十分煽情。

  对于“桀纣之臣生于尧舜之世”这个问题,其实历史上是有很多故事的,比如唐太宗时期的侯君集,唐玄宗时的李林甫,但都没有太祖皇帝来得杀伐果断,斩草除根利落。

  并且从时间上看,本朝故事更能引人有代入感和共鸣感。

  在“尧舜之臣生于桀纣之世”这个问题上,方唐镜却弄死了许多脑细胞。

  一开始是想引用《孟子》记载的“放太甲于桐宫”故事的,想了想太过于激进,便作罢。

  接着又用霍光故事,可实在不是很对题,也作罢。

  思来想去,终于让方唐镜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故事。

  这便是春秋时“齐灵公”与名相“晏婴(晏子)”的故事。

  史称齐灵公国事清明,称得上是明君,怎么是桀纣之君呢?

  原来齐灵公当上国君时,可以说是一个缩水版的纣王。

  在私生活方面,齐灵公十分骄奢霪逸,令宫女着男装随侍左右,招摇过市不算,还带之上朝,风气波及全国。

  并且他的后宫之事也十分乱,什么夺嫡之争,母与臣私通,酒池肉林不一而足。

  朝政方面,正直大臣纷纷被杀,小人当道,可谓是昏聩不明。

  对外方面,灵公常年穷兵黩武,有吞并天下之心。

  当时晋国为霸主,齐灵公很不爽,欲争霸天下,数次无故征伐周边小国,却并无建树,后来果然与晋国大打出手,却是眼高手低,大败亏输。

  但这位荒唐君主最终却是名声不错,因为国家还有一股中流砥柱,这便是晏子父子,尤其是晏子为政五十余载,上劝君上,下救黎民,在灵公战败的时候也能惨淡经营,维持国家。

  最后晏子竟然将灵公感化,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做一个活动的橡皮图章。

  晏子实在是非常神奇的人物,便是连孔子也点赞道:灵公污,晏子事之以整齐。

  这两组故事让方唐镜讲得声情并茂,虽然文字仍是两股排比对偶,不过内容却已是跌宕起伏,让人欲罢不能了。

  末了,方唐镜用圣人语气感慨道:

  “吁,夫天下事,难者,则为之亦易;不为,则易者亦难耳!”

  此时天色转暗,方唐镜点起一根蜡烛,将最后一段话写完,停笔于砚。

  又反复数遍检查自己写的这篇八股文,接着润色了数字,满意的给自己点了无数个赞。

  要知道,以已度人,方唐镜自己就最讨厌满口道德文章,却提不出解决办法之人。

  这样有血有肉,激扬向上,有观点,有立场,有解决之道,有可借鉴之人物,不论从那一个角度看,都是一篇出类拔萃的文章,完全足以在芸芸众生中如黑夜的灯塔一般明亮耀眼了。

  恰恰现在的主流就是满篇的圣人语录,全是大道理,却无一可行之策。

  所谓主流,其实也可以理解为随大流。

  因而方唐镜已经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此文一出,大局定矣!

  会试第一天,开门大吉!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