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3章 舍我其谁_大明伪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上了轿,一路睡着回到了住处。

  舒舒服服地洗了一个澡,享受了秀娘特意做好的美味滋补药膳,又在旋姐儿的按摩中睡了过去。

  隔了一夜,方唐镜满血复活,精神抖擞地迎接第二场考试。

  会考三场,就数第二场最简单,主要是考官场应用文,属于走走过场的形式,毕竟举子们日后都是要当官的,提前熟悉一下官府公文也是应有之义嘛!

  第二场,方唐镜又是第一个交卷,回家睡觉……

  第三场考的是策论。

  前两场方唐镜自己很满意,尤其是第一场,自我感觉佳作纷呈。

  第二场考的是官场应用文,对于一个曾经的师爷来说,送分不要太简单。

  现在到了最后一场,方唐镜也决定有个完美的收宫。

  虎头凤尾麒麟肚。

  行百里路半九十,深吸了一口气,方唐镜打开试卷,第一道题呈现在眼前: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论富民之道。”

  方唐镜一怔,题目很正常,乃是出自于《孟子.藤文公》,意思是国家要以民为本,民有产业则安心听话,无产业就会无所顾忌,随意乱来。

  这不又是送分题么?

  不客气地说,关于富民强国的问题,在座各位都是渣渣!

  飞快提笔,写下破题: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方唐镜此时正挥毫泼墨,将自己思想中的所见所闻一边整理一边徐徐道来。

  草稿纸上龙蛇起陆,文思如泉涌般喷薄而出。

  “或云天下财富皆定数?此处增则彼处必薄之。

  此言似真实伪之,误人甚深实谬矣。

  周天子之民户八百万,其用穷乎?我大明之民户五千万,其用穷乎?

  周天子时土地千万顷,今日之世土地增则不多,何能有限之地养十倍之民?

  《天工开物》有载:

  周时土地亩产一石整。汉时土地亩产一石二。唐时土地亩产一石半。宋时土地亩产一石七。元时土地亩产一石九。国朝土地亩产两石整。

  此皆文明进步之力也。

  周之时,刀耕火种,不知选种,不知肥力,不知铁犁,亦少畜力,惟望天时。

  后世累积,牛耕马种,精拣种实,积蓄肥力,广用铁器,多用畜力,深挖水利。

  世易时移,丁口之增多,教化之深入,不惟劳力多出十倍,术与技亦俱进十倍。

  假以时日,技再进十倍,精耕细作,亩产十石亦可见也……

  写到这里,方唐镜主要是以农业为本,毕竟在封建社会,以农为本还是最深入人心的,欲兴工商,必先言农本。

  接着方唐镜话风一转,开始说起工业的重要性:

  当今天下,江南之富庶甲于天下,一省之力几占国用之三成,而人丁不足国之一成,何也如此?

  或云此为地方官绅敲骨吸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