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07章 体察上意_大明伪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承祖宗基业之重,无日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今北虏南倭猖獗,万民不安。天灾频频,粮少物减,饿殍及于野,朕夙夜忧叹也。

  当此之际,国家钱粮阙额,言者不体国计,每欲蠲减。

  民为国本,朝廷岂不知之,岂不恤之?

  但欲恤民,又欲瞻军平贼,何道可能两全?

  朕虽非尧舜之主,亦思管齐唐宗之治,诸子皆明理晓时,博古资今之士者,朕渴贤久矣。

  汝等尽可直陈胸臆,书之于卷,朕亲览之,勿惮勿隐,朝有诤臣,国之幸也。”

  这道题目的意思是说,国家军事上的负担太重,百姓负担也重,顾得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大家有什么良策,尽管说出来,朕胸怀很宽大的,必然采纳。

  这是试题呢还是罪已诏?

  便是连方唐镜这样思想比较前卫的人看了,都是出了一头冷汗。

  可以想象得出,这道题目一出,必将天下震动,无数人涕泪横流,感慨苍天开眼,皇帝终于振作,大明中兴有望。

  方唐镜震撼过后,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道题目,真的是皇帝本意还是什么别的?

  按史书记载的成化皇帝性格,决计不会出这样的题目。

  但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自己这只蝴蝶扇动的翅膀引起的蝴蝶效应已隐隐有些改变的倾向。别的且先不说,此次殿试的题目就已经与自己印象中的题目完全不同了。

  其实会试题目就已经不同了,只不过并没有给方唐镜多大感觉,但这次殿试不一样,题目是成化皇帝自己出的,文为心声,很可能这就是他的心里话呢?

  都说屁股决定脑袋,人不是一成不变的。

  此时成化皇帝所处的环境已经与史书里截然不同了。

  汪直不是原来那个汪直,东厂也被弄倒了,江南工商业渐兴,湖广崛起也提前了许多,北京城内新气象慢慢蔓延,自己又弄出了振兴纺织业的计划,加上近来的炒房大热……

  这一切,都给人一种风云际会,蓬勃向上的气势。

  加上近来清流对皇帝大加吹捧的中兴气象,老丈人不会头脑一热就玩起了这一出吧?

  想想还是很可能的,做皇帝的,谁不想超宗迈祖,一代更胜一代,代代无穷传之万代?

  方唐镜抬眼看去,又看到怀恩公公神采奕奕地来回巡视,心中猛地一动,怀恩公公如此神态,此定然是成化皇帝心声无疑!

  方唐镜再不迟疑,提笔写下:

  “欲求治国之道,必先明亡国之道!

  臣观史,唐玄宗,隋炀帝岂是亡国之君乎?

  君非甚暗,孤立而扬弊甚多,臣尽营私,结朋党而公忠绝少,亡国之因也。”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