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2章 东阁阅卷_大明伪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眼高手低过于自负有莫大关系。

  刘珝这话不但有欺负两位同年的意思,更有提醒两人,莫忘了,单单从功名和文章来说,在我面前,你俩都是学渣。

  典型的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啊!

  刘次辅就是这样的刚,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侮辱两人,这是他的强项。

  闻弦歌而知雅意,万首辅和刘三辅脸都有些抽搐,感觉有些痛,有些辣。

  “叔温如此推崇此文,佳文共赏,来来来,且让吾一观。”万首辅直接从刘次辅手里拿了过来,老夫才是首席阅卷官,你是副的好不好。

  殿试阅卷也与乡试会试不同,乡试会试都是房师先看,选中后再呈送到主副考官那里,称之为“荐卷”。

  到了殿试,试卷都是先由正副阅卷官先看过之后才交由其他阅卷官,称之为“定调子”。

  这就是传说中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正副阅卷官当然是首辅和次辅,然后是约定俗成的内阁其他阁老。

  这就给了阁老们提挈自己人大开了方便之门。

  当然阅卷官还是阅卷官,不是主考官,他们只能选出前十的文章呈送主考官。

  殿试的主考官只能是皇帝,由皇帝钦点三鼎甲,这是皇帝的造化之权。

  但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前十的名额,前面就说过,三鼎甲铁定直入翰林授官。

  后面七名按例也是选为翰林庶吉士的,当然,若是这一届翰林院没有招生指标另算。但也会分到相对较好的名位。

  也就是说,试卷能不能进前十名,和三位阁老的角力大有关系!

  “果然好字,就是太狂了,年轻人须得好好打磨,方才懂得老成谋国之理!不然整天袖手清谈,一事无成,要此书蠹,于国何益?”

  万首辅只看了前面两行,直接就是一个“叉”,再不看下面,甩给了三辅刘吉。

  他前面说的“袖手清谈”,“一事无成”“书蠹”,含沙射影,骂的就是刘珝。

  自从被东厂那群该死的番子狂殴了一顿之后,似乎人人都在背后笑话自己,说出来的话也不太好使了,这可不是好兆头,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因而万首辅需要强力反击!

  听要不是瞎子聋子,都知道万首辅这句话针对的是谁,众人有的偷笑,有的看热闹,有的摩拳擦掌准备助拳,大有先吵一场开开胃的架式。

  在座的都是执政层最核心的官员,不是阁老就是尚书,大家共事时间也不短了,谁还不知道谁,可说是完全不必见外,可以不顾体面地撸起袖子该吵吵,该骂骂,也算是不必戴着面具的难得消遣。

  可怪的是,刘次辅竟然微微一笑,并不接话,直接无视之。

  万首辅这一记重拳如击到了水中,虽是起了些水泡,却完全不受力,反倒有一种水花四溅迷到了眼的感觉,这姓刘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