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7章 明君难做_大明伪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字去细究。

  所以忽略而过也很正常。

  梁公公愉快地拿着前十的试卷朝着奉天殿去了。

  此时早朝已然结束,但国家抡才大典是很严肃的事,所以皇帝还是会在奉天殿里处理此事。

  成化年间,处理科考事宜还不算十分严苛,只有到了嘉靖朝后,规矩才越发森严。

  进士名次,理论上是由皇帝钦定,所以进士们便可堂而皇之地吹嘘自己为天子门生。

  魏晋之前,实施的是九品中正制,由世族大家推荐当官,这就导致了世家豪族垄断朝廷的弊端。

  而自实行科举制,就给了天下寒门一条上升的途经,打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阶级铁壁。

  科举制的好处还在于权力集中,加固了皇权。

  当然,这个权力也是文官集团不容错过的

  所以新进士们名义上是天子门生,但真正的划分,皇帝和朝廷的权力还是有分界的。

  三甲二甲的名次归朝廷,唯有前十名的名次是由皇帝定夺的。

  当然,理论上皇帝也可以这前十名的人选不满,自已动手‘拾落卷’,这没问题。

  可这显然就是皇帝对文官集团的不信任!

  以大明文官那种‘拼死求名’性子,天子没事还整天想着找事,出了这种事还不得集体辞职“乞骸骨?

  这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因此除了太祖成祖这样的强势皇帝对于考生名次是乾纲独断外,其余皇帝都遵守着这个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现在成化朝还不算太严苛,还可以前十自己乾纲独断。

  到了嘉靖之后,文官集团有吸取了被嘉靖压制的惨痛教训,便是皇帝钦定前十也是要在一旁监督制约的。

  据明史所载,万历时钦点三鼎甲时,自己甚至不能看卷,必须由阅卷官把荐卷当面打开,然后读给皇帝听。

  对了,那时也不叫阅卷官,而是叫作读卷官。

  然后当面看着皇帝定出三鼎甲的名单,顺便抒发一下自己的意见,影响皇帝的决断。

  当然,现在成化皇帝还有太祖太宗的余荫可以享受,因此可以行使自己的独断专行之权。

  “梁伴伴,你来读与朕听。”

  昨晚睡得有些晚了,今日又起得早,成化皇帝颇有些晕晕欲睡。

  不过这是自己第一次有此虑心纳谏式的出题,成化皇帝还是抱有很大兴趣的。

  外面都在传朕是中兴之主,想必这次又能让那些书呆子们感激涕零。

  自从上次会试张榜那晚成化皇帝微服私访之后,整个人便开始自然膨胀起来,自视甚高,觉得自己很有些唐宗宋祖的潜质。

  “奴婢遵旨。”梁芳拿起最上面一份试卷,开始朗读。

  梁芳在声色犬马上很有一套,一篇文章让他读得抑扬顿挫,节奏鲜明,便也颇富韵味。

  但成化皇帝听着听着,心里却是越来越不得劲。

  好像,满不是自己想的那么回事啊!

  原以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