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99章 大营之战_大明伪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唐镜站在高台上,蒙古人的调动一目了然,自然是一眼便看穿了蒙古人的心思。

  不过他并不担心自己,这本就是战前制定好的战术。

  看着如同潮水一般的鞑靼军,方唐镜想起了后世历史上著名的义和团。

  想起了令义和团从极盛转向衰败的那一场战役——庚子之变。

  1900年6月21日,满清向列强宣战,主力便是当时被朝廷驱使的义和团。

  义和团使用大刀长矛弓箭等落后的武器,以八万人之众与八国联军两万人决战,结果由于双方武器和战术的巨大代差,义和团主力被一战而灭,从此一蹶不振。

  而当时参战的除了义和团,还有一支数千人的蒙古骑兵,也是英勇无畏地发起冲锋,结果却尽数被射杀在路上。

  这两支军队无疑都是毫不怕死的,尤其在义和团不宣扬“刀枪不入”的情况下,更是人人争先,视死如归,结果却对战局毫无裨益。

  可见光有勇敢不怕死是不行的,武器制胜论虽非绝对,但武器落后却也是万万不可的。

  此时的乌讷博罗特王缓缓向后退却,诱使汪芷前进,汪芷也如其所愿指挥队伍不断向前,渐渐距离大营越来越远。

  等到汪芷部追击到十余里外的时候,乌讷博罗特王突然指挥大军突击,绕过汪芷的步兵向明军大营发起了猛攻。

  汪芷当然是指挥大军慢吞吞地向大营回援,实则已不动声色地分列队伍掐住了鞑靼人后撤的关键点。

  乌讷博罗特王眼见计策成功,自然是大喜,亲自率领大队人马猛攻明军大营。

  于是术鲁便亲眼见证了一场八百明军阻击四万鞑靼军的奇迹。

  明军八百火铳手分为三批,一批守在栅栏后面的战壕之中,一批守在栅栏后的战车之后,一批守在栅栏后面搭起来的土墙之后。高中低搭配,形成交叉的立体防御网,飞鸟难渡。

  而术鲁的一千战士则只能听令隐藏在营房之中,非得令不可擅自露面。

  每根栅栏的木栅均有大腿粗,栅栏本身便是最好的防箭措施,八百明军几乎没有使用过盾牌,他们从栅栏极细的缝隙里开枪,如乌云般覆盖而来的羽箭对于他们的杀伤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蒙古军时间有限,注定了必须在短时间内夺下大营,因而采取的当然是人海战术。

  过于臃肿密集的人潮使得明军的每一道枪声响起都会有人应声倒下,什么见鬼的瞄准完全不需要,就算是瞎子一枪打出去都能打中,

  三批火铳手一人三枪,轮流射击,枪声并不算特别的激烈,可却几乎就从未停止过,蒙古军很难突破到近前。

  而且明军的栅栏战车土墙分明就是三道死亡防线,除非同时突破三道防线,否则就算突破了前面一道也只是徒劳,后面两道防御瞬间就会把突入的队伍交叉扫为肉泥。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