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0章 410: 发展九龙,建设大本营计_重生港岛,我,米饭班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濠江举行,出售所得旋即作为港英政府的建设资金。

  在这次卖地计划中,分有几类型的地段,分别是海傍地段、市区地段、郊区地段和市场地段。

  其中海傍地段(多为填海所得)方便航运与贸易,旋即被各英商瓜分。

  港府后来一算,好家伙,填海卖地的利润竟然可达数倍以上,而且成本比开山还低一倍(港岛多石头)。

  那还得了?

  此后港岛在开发建设的过程当中,只要是能填海的必然以填海为主,开山的则是辅助。

  当时填海以喜欢到中环为主,计有文咸填海计划、宝灵填海计划、西环至中环海旁填海计划、西环至中环海旁填海计划、海旁东部填海计划。

  这些填海工程不仅扩大了港岛的面积,也给港府创造了相当高的税饷。

  港府是乐此不疲啊。

  九龙因为开发进度落后的原故,其填海的历史要稍晚一点,而且主要以私人发展商为主,港府很少干预。

  就像之前高要填海荃湾一样,他只需知会一下工务署,让工务署进行统筹,便直接开干啦。

  心思机敏的阿霞问道:“要哥,你对大厂有意思?”

  大厂就是黄埔船坞,于1863年7月1日由怡和洋行、铁行轮船公司、德忌利士洋行等几家船东创办。

  其后,该公司收购位于广府黄埔的柯拜船坞和修理厂,因而命名为黄埔公司。

  1866年,黄埔船坞于港岛正式注册为有限公司,其后与红磡的联合船坞公司(又称于仁船坞)合并,成为当时港岛最大的船坞公司。直至19世纪末期,黄埔船坞几乎垄断广府黄埔、港岛及九龙之间所有大型船坞。

  其造船技术与当时的东洋相当!

  在20世纪初,其便已能造出万吨巨轮!

  高要很难不动心,他哈哈笑着搂住阿霞:“我的好阿霞,你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

  阿霞脸微微一红,她跟着面有忧色:“要哥,大厂树大根深。”

  “你之前吃连卡佛、中电已让洋人警惕,若是再对大厂动手,恐怕…”

  “更何况,若要收购大厂,需要动用的资金恐怕不再少数。”

  黄埔船坞自成立以来,一直都位列港岛十大洋行之一,旗下重资产是非常惊人的。

  高要笑问:“难道因为我不收购船坞,这些洋人便会对我另眼相看?”

  “阿霞。”

  高要悠悠道:“洋人都是纸老虎,越怕他,他越看不起你。”

  “越强硬越有实力,他便越尊敬你。”

  都说萝卜头、棒子畏威不畏德,其实洋人也是一个鸟样。

  高要于港岛已近两年,早看清这帮洋人的德行。

  “不过你说的对。”

  高要笑道:“现在我还真没能力一口气吃下黄埔船坞。”

  黄埔于1866年便在港岛正式政策为有限公司,当时股本75万,有相当一部分股票流通于公众市场。

  忽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