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大明船舶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来是惯例了。就能让沙船帮赚足了。而且这种特权,如果没有例外的话,是可以世袭的。

  周梦臣说道:“一百艘船,这数目-----”

  在周梦臣看来,这个数目是有一点点少。毕竟,周梦臣可不想将船只仅仅用在运输粮草上面。

  可以运输粮草的船只,其实也是上好的运输船,也是商船。郑和下西洋的船只之中,就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沙船船型。可见这样的船只使用潜力很大。

  “不知道,沙船武备如何?或者改造沙船作为战舰的潜力如何?”周梦臣心中暗道:“如果说,沙船有很强的改造潜力,那么百艘何足用。”

  大明造船有两个高峰,第一个是开国到下西洋被叫停为止。这个高峰就不用说了,而第二个高峰,就是从嘉靖中后,到万历中。

  这就是为了抗倭。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造船这东西,是有一定的滞后性的。很多船只要等候木料什么的,一年是造不出来的。再加上朝廷规划拨款,等等,都需要时间,从有需要,到船只造出来,中间隔了数年,一点也不奇怪。

  即便没有周梦臣。

  因为倭患的原因,大明海防力量也得到极大的加强。比如浙江一省,在最高峰,也就是万历初年,有战船九百二十一艘,这仅仅是浙江一省的兵力,合计沿海数省,大明战船有数千艘,不在话下。在万历征倭之战中,还有一船只增补,在次之后,就是摆烂了。

  只是这些船只也有一些问题,那就是船型比较小,没有郑和那样的大船了。原因也很简单,是需求决定的。因为这些船只最重要的任务,是打击海盗。

  而很显然,大明没有深入大海的作战计划,那就是说,这些战船都是基于近海防御的。而海盗的船只,怎么说?最少在嘉靖年间,海盗船其实都不算大。包括西方人的船只。

  别的不说,如果比较一下,郑和下西洋的船只规模,再看一看麦哲伦全球航行的船只大小,就知道为什么了。

  所以,对付这些船只,不需要太大的战船,而且船只越大,在海战之中的反应就越慢,在火炮还没有占据决定性位置的时候,船太大,并不意味着战斗力。再加上,执行不同的作战任务,船只也大小不一。这个高峰期最大的船,也不过长十五丈,也就是四十五米,其实也不小了。只是与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的规模,根本没有办法比了。

  其实周梦臣已经看过了,各地造船计划,可以说,现在,也就是说,张经了,赵文华了,这前任的造船计划,总和有二百多艘大小船只在建。

  只是前文说过,按照常规流程,从准备木头处理木头开始,到船只造出来,需要时间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富裕的江南,被挥霍的一空,以至于周梦臣接了一个烂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