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内阁暗流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确立了。景王就不应该留京。应该速速出京,在藩王安置才好。

  于是袁炜就成为的众矢之的。

  如此一来,袁炜在内阁之中,哪里有什么话语权。不过是附署名字而已。

  这样的内阁格局,是嘉靖一直想要避免的。让嘉靖不由想到。当初杨廷和在的时候。那种政令不出皇宫的恐惧感。但是徐阶又不是杨廷和。

  如果徐阶是杨廷和这类的权臣倒也好办了。

  嘉靖不惮于发动一场政-变式的清洗。但是徐阶不是。

  徐阶对嘉靖,从来给人一种绵里藏针的感觉,几乎嘉靖所有的想法,徐阶都答应下来。对嘉靖的恭敬程度,不下于严嵩。但实际上,他对嘉靖的命令,从来是有选择的执行。并且对于自己想要推行的事情,从来是明里暗里的推行。

  这让嘉靖一直在犹豫。

  嘉靖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搞掉一个人是很容易的。但是找一个代替的人,却是很难的。就好像是严嵩,严嵩是何等威风八面。但是嘉靖想要弄死严嵩,也不过是一日的功夫。而今也是如此,嘉靖想要拿下徐阶,是没有问题吧。但是问题是谁代替徐阶?

  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毕竟,不是谁都能将大明朝给玩转的。而且嘉靖也不得不承认,徐阶成为首辅之后,朝堂风气,吏治等各方面,有了非常明显的好转。大部分朝廷机器恢复正常运转。这都是严嵩做不到的地方。

  谁又能代替徐阶啊?

  徐阶之后,嘉靖看上的也只有高拱。

  对,而今内阁集体沉默,几乎成为徐阶一言堂的时候,真能与徐阶对抗的,就是吏部侍郎高拱。似乎,一夜之间。大明朝廷的政治格局,从之前内阁的内部争斗,再次转化为了传统的阁部之争。

  之前也说过,吏部尚书最为重要,一个强势的吏部尚书敢怼整个内阁。

  而今高拱就演示了什么叫做强势的吏部尚书。

  当然了,高拱之所以能如此牛气哄哄,不是高拱有多少能力。当然了,高拱本身是有能力的。在严嵩倒台之后,刷新吏治的过程之中,高拱是出了很大的力气的。

  但是,高拱最大的靠山还是太子。

  太子与高拱之间的感情,不敢说人尽皆知。但是大部分高官都知道。大部分从嘉靖对高拱的安排上可以看出,嘉靖已经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自己儿子恐怕不是什么聪明人。

  故而一方面督促太子生儿子,一方面给太子安排一些得力的辅臣。高拱就是其中之一。

  大明的东宫制度是有些问题的。

  在太祖皇帝的时候,太祖皇帝对太子朱标,是非常喜爱,将东宫班底与朝廷班底合二为一,这样做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减少了君权与太子之间的摩擦。不会出现汉武帝的悲剧。

  但是之后,渐渐演变成为太子没有班底了。

  毕竟朝中大臣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