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幸福的烦恼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疑惑解开了。

  那就是张叔大是怎么知道,周梦臣在养济院的所做所为的。

  的确如此。

  或许其他读书人,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张叔大不是这样的人。

  张叔大不是不读书,而是读书极好。同时他也不是长舌妇,对一些传闻八卦,也没有多大的兴起,但是涉及到了官府政务,官员作为等事情,张叔大却十分留心。在这方面,敏感度很高。

  正是这方面敏感,让张叔大第一个猜出了周梦臣的用意。

  当然了,如果不是周梦臣这种对算学的运用新方向,引起了张叔大的注意,张叔大也不会随意说话了,就当不知道而已。

  献丑不如藏拙,这个道理对张叔大来说,是有血一般的教训。

  周梦臣将话题拉回正题,说道:“李家的手笔,真大,这不一下子五百两银子。”

  张叔大说道:“那是自然,丰城侯府的手笔岂能不大吗?”

  周梦臣深吸一口气,说道:“真是丰城侯李家?”

  对于,李家周梦臣也是有所猜测的。

  湖广巡抚,湖广总兵官,湖广布政使,湖广按察使,等等一系列高官之中,姓李的只有湖广总兵,更重要的是这个湖广总兵官的籍贯就是北京。乃是丰城侯李熙。

  丰城侯一脉乃是靖难功臣,已经传承六代,可以说是世代簪缨之家。而且在这个时代,勋贵一脉渐次凋零,都成为寄禄之辈,早就没有什么用处,特别是在勋贵之中代表人物,原武英侯后又加封为诩国公的郭勋下狱论死之后,勋贵之中更没有什么人才了。

  而丰城侯李熙而今还能在外掌管实权,已经是勋贵之中少有的实权人物了。

  对周梦臣来说,大明中枢的风云变幻还是太过遥远了。不管勋贵的处境而今如何的窘迫。但是丰城侯这三个字,依旧是周梦臣不敢想象的名头。

  张叔大说道:“正是,李子文单名一个儒字,乃至丰城侯之独子,冯先生的话,他还是要给些面子的。”

  周梦臣心中更感激冯立的,让丰城侯府给面子。这一面子之大,绝对不是区区十两银子可以弥补的。

  周梦臣心中一动,说道:“叔大兄,你被冯世叔看重,似乎不在丰城侯世子之下,却不知道叔大兄又是何等人物?”

  张叔大哈哈一笑,说道:“周兄不要想差了,我区区军户出身,不过有幸得了举人功名,曾经还有一个神童薄名而已。哪里算什么人物?无非是被冯先生的叔父,冯大人,与前湖广巡抚顾提携一二,让冯先生照顾我而已。以周兄的说法,周兄被冯先生照顾,视如子侄,却不知道是何等人物?”

  周梦臣听了,也哈哈一笑。

  随即周梦臣说道:“不能与叔大兄说话了,那人钱财,总要做一些事情的。”

  张叔大听了,轻轻一笑说道:“正好,我也看看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