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 筹备军器监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尚文的儿子。前三名将领已经战死了。而周君佐放在之后,就这一战的首功之臣。

  这样安置,对军心不好。

  是的,很多人都明白,周君佐的功劳是实打实的,他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成为首功之臣之中,第四个战死的将领。

  但是那又如何?

  周君佐如果是此战首功,很多将士们难免觉得周尚文宠爱儿子,对他不公。

  至于给周梦臣就没有这个风险了。

  首先,周尚文心甘情愿为周梦臣抬轿子。毕竟以刘天和与他的关系,他自然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照顾一下周梦臣。

  其次,周梦臣造的炮的确好用。可以说大同镇上下都看呆了。他们之前是知道这批炮质量不错,否则也不会派人去京师搞,但是质量不错是质量不错。却也没有想到质量好到如此地步。

  一天之内打出一千多发,居然没有炸膛。

  这个速度几乎可以应对任何战场了。如果在守比较大的城池,城中火炮众多,根本用不到这个频率射击,甚至说,如果不是炮轻便之极,一个人力气大一些,就能抬起来。两三个人合作,就能运转如飞,装药不用大费周折,甚至在打疯了情况下,能打到一分钟两三次。

  当然了,这是完全没有瞄准的。

  也不需要瞄准,十几步之内,瞄什么瞄?

  如果不是这样,一天之内,根本打不出一千多发。

  甚至周君佐事后都有些懵。

  这四门炮在这一场战斗中表现也折服了相当多的将士。

  最重要的是,周梦臣是文官。

  给周梦臣首功,周梦臣难不成能到大同,与这些将领抢帽子不成?所以,这根本不会损失他们的利益。而且更符合文官们的想法。

  当然了,周梦臣作为茨林堡之战的首功,也让他的名字在边关将士哪里混了一个耳熟,当然了,他们此刻只是觉得:“哦,那个姓周的就是铸炮的。”当然将来会怎么看,就要看将来的情况了。

  虽然这种情况夏言没有想到。但是此事却让夏言少了很多麻烦。

  夏言虽然是内阁首辅,看上去权倾朝野,一言九鼎,但是细细分析他的权力基础,就知道夏言其实更多是说服与他合作的文官大佬们,得到支持,才能推行政策。如果不能得到支持,事情就有一点难办了。

  比如王杲。

  王杲虽然流放了,但本质上,他是与夏言两败具伤,无非是他伤的更狠,一眼就看出来,夏言伤得轻一些。不容易被看出来而已。

  有了前面扎实请功,证明了周梦臣的政绩无可挑剔,在加上周梦臣背后,若隐若现的嘉靖背景。吏部尚书闻渊这一关就相当好过了。

  虽然闻渊觉得周梦臣的提拔算是破格了,但是见多识广的老尚书,早就见识过更多破格提拔的人员,几乎每朝每代都有。就要张璁,正德十六年进士,还当过他的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