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讲学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却将眼睛落在周梦臣的脸上,一时间却红了脸。

  陶元儿看着李云珍,轻轻一笑,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楚王世子跟随周梦臣的思路,从一开始的点啊,线啊,线与线的关系,等等,这些基本概念,还是能够听懂的。但是到后来的三角函数部分,已经完全不明白了。

  只是周梦臣这种自信的姿态,也感染了楚王世子,让楚王世子下意思觉得,这是一种学问。

  其实,中国人是最尊重学问的人。

  即便是楚王世子有些狂妄,此刻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连着打了好几个哈欠。

  周梦臣没有多长时间,就将这些东西给讲完了。

  估计有整个初中与部分高中的知识。

  周梦臣讲完之后,说道:“世子殿下,冯世叔,李兄,张兄,诸位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我知无不答。”

  冯立先开口,说道:“你觉得,你这个东西,与重差术,有什么优劣之处。”

  周梦臣说道:“自然是有所不同,三角函数在灵活性与全面性上远朝过重差术。而且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在我看来三角函数是重差术更进一步的发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所谓重差术,其实是利用角度相同的三角形,边与边的比例也相等,来计算的。比起三角函数,这个办法只能说一些计算上的小窍门。

  张叔大与冯立关心的地方,也有不同。

  冯立关心的是具体的数学问题,而张叔大更多关心的却是数学体系背后的问题。

  张叔大说道:“观你证明之道,似乎与名家,墨家之学有些关系?”

  周梦臣说道:“天下算经,无不以算题为主,虽然有言数理,但也是附于提醒之后,在下认为,道演法,法演术,古人有精妙之处,但也本末倒置。故而便览群书之道,以为数学之理。先理而后道,由道而演术。与春秋名家,墨家,释教之学,也是有所借鉴的。”

  这一段说词,周梦臣是思忖好一阵子,最后定下来的。

  任何学术都是有传承的。

  很多东西,是不可能凭空冒出来的,就好像写论文都要有参考文献,没有参考文献的人只是少数的。

  周梦臣必须在中国古代很多学问之中,找到自己的援引之处。也好让更多人相信。

  而且明代,也不是汉代了,百家争鸣,早就是不知道多少年前的事情了。而今儒学已经搞什么三教合一,什么名家,墨家,也没有什么可忌讳的了。

  周梦臣之所以说这三家,原因很简单,就是因名家,墨家,还有一些佛学,在逻辑上推演很深,很多东西与西方逻辑学,虽然有些差异,但是修修改改,也差不了多少。

  这边各种问题讨论。但是楚王世子听得犹如天书,是什么也听不懂,他有些不耐烦的问道:“我说,周什么?周梦臣。你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