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一章 拜师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淳,凌云翼,等数人,还有周梦臣弟子都在场。

  等吉时到了。

  吴廷翰请了王廷相的牌位,也没有什么繁琐的理解,只是令周梦臣上前磕头上香,就算是礼成了。

  吴廷翰随即将张潮等人,介绍给周梦臣。

  而周梦臣也将自己的弟子一一介绍给吴廷翰等人,当然了,周梦臣也见到了比自己大上十几岁的师侄,吴国赏,也就是吴廷翰的次子。

  一番交谈之下。

  周梦臣发现了王门气学,虽然在朝廷之中,看似式微了。但是也要看与谁想比了。比起周梦臣大猫小猫三两只的样子。气学与实学之间关系非常好,甚至大部分两者兼有。

  毕竟实学虽然从丘浚开始提出了经世济用的口号,但是这个口号在儒学上根基浅薄,只是一个主张。与儒学各派都没有什么抵触的地方。只不过,气学比理学心学更务实一点。两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南方这一张关系网,还是不算密集。但是在长江以北,很多地方都有有交情,或者有通信的人。

  而吴廷翰难得来京师一次,过几日就要回京,几个师兄弟在学问上有了疑问,都在问吴廷翰。很快拜师宴,就转变为了气学内部研讨会。

  这个时候,周梦臣是说不上话的。

  虽然吴廷翰已经将王廷相的手稿,与自己的手稿,洋洋洒洒数百万字,全部留给了周梦臣。

  而今的数百万字,不过一部。但是在这个时代,可以说王,吴两人毕生所学。只是周梦臣还没有细看。对于很多东西,都只能听听而已。

  毕竟他在儒学上根基太过浅薄了。

  说着说着,张潮提了一件事情,说道:“吴师兄难得来京师一趟,要不讲一次学吧?”

  吴廷翰说道:“算了。北京不是讲学之地。”

  高拱说道:“张师兄也是的。此番刚刚得罪严嵩,又在京师讲学,不是送把柄于严嵩。不过回到南方之后。吴师兄却可以试着讲学。毕竟南方讲学之风大盛,总不能都让心学讲学吧。”

  吴廷翰叹息一声,说道:“为兄,虽然不敢说拙于辞,但说阳明先生的弟子,的确有口绽莲花之能。为兄在家乡讲过几次学,只有家乡子弟好好,一旦有外来士子,总是讲不成的。”

  口绽莲花在这里,可不是一个好词。而是一句讽刺的话。

  原因无他。

  口绽莲花说道是僧人说法。而气学与理学对心学的最大指责是什么?是逃禅。也就是说王阳明的学问,根本不是儒学,而是佛门的。虽然明代有三教合一的说法。但是在读书人眼中,儒学还是胜过其他的。将心学开出儒学的学籍。

  这个责难有些太严厉了。

  学术之争,看似不温不火,但是下手也不会轻了。别的不说,黄宗羲在写《明儒学案》的时候,写的就是心学传承脉络,将气学一脉干脆省略了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