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第一炉铁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炉边的人了,有很多事情要做。其实大同那边已经催促了好多次,要他快些回去。如果不是这个炉子马上就要好了,他此刻已经在回大同的路上了。

  即便在朔州有一点点时间,周梦臣也分出很多时间在了解朔州本地的情况,看看朔州当地有多少这能动用的力量。

  内心之中已经有了一点思路。

  不过,回去之后还要与杨继盛商议。

  周梦臣看着铁炉,说道:“这炉子似乎比当初的大了很多?”

  身边的匠人都是军器监的老人,见周梦臣这样说,笑道:“周大人目光就是毒,一眼就看出来了,没错,这个炉子比当初军器监的那个炉子要大了一圈,其实这都是按照大人原本的意思来的。只是我们发现,似乎炉子越大,效果就越好,炉子小了,反而麻烦。”

  周梦臣点点说道:“不错,这一炉怎么样?”

  这匠人说道:“禀报大人,总体上来说煤比北京的煤好,铁矿没有遵化的好。不过,炉子好,这一炉铁,用来打造兵器,绝对够用。只是如果用来铸炮,还是等等比较好。”

  周梦臣也知道。

  这个时代很多事情都是靠经验的。煤矿铁矿的成分测定与比例计算。还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一换矿石产地,都要重新一遍一遍的试,才有最好的结果。

  就好像这个时代最好的火药,就是南京柳木火药。

  原因无他,就是当年朝廷定都南京,生产火药的时候,经过大量的实验,弄到一个以南京柳木炭为主的配方。这个配方威力最大,这是因不同木炭的碳元素含量不同。不同产地同样树木的木炭在碳元素含量上,也有细微的差别。而南京柳木火药,已经非常接近完美黑-火药配方了。

  只是后来水土变迁,气候影响,柳木生长有了变化。但是配方依旧不变,但是效果就不如从前好了,再加上官制的粗制滥造。也就没落了。

  而今也是同样的道理。

  火炮用的钢材,是周梦臣在北京的时候,不知道费了多少功夫,一次又一次实验出来的配方。这是基于遵化铁,与门头沟的煤矿基础之上的。

  炼钢这个行业,更多是经验科学。只能一遍一遍的尝试。

  当然了,如果有更先进分析测定含泪的仪器会好一点,而今只能用最笨的笨办法了。

  周梦臣点点头,心中思量片刻,暗道:“要不要将元素周期表弄出来?”周梦臣思量片刻,还是没有决定。毕竟他而今没有时间用精力炮制一篇大文章,毕竟元素周期表,不仅仅是一张表,而是近代化学的结晶。

  它代表着化学一个阶段性的大总结。要想将元素周期表解释的明明白白。这里面有很多思路与实验,都免不得了要细细阐述一番。

  不过,周梦臣也决定准备起来,在为化学打下理论基础。剩下的就看看,他的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