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五章 筹备商税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底层生活经验,在大同又与周梦臣联手处置民政。而今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大明官僚。对大明朝廷的运作十分了解,真因为了解才知道,这一件事情有多难。

  征税这一件事情,最好征的赋税就是设卡征税。也就是清代所谓的厘金制度。但是商品税。也就是从商品出场那一刻开始,就要征税,朝廷不可能一直盯着工厂。这个成本太大。而且征税是要派人去的。这也是负担。

  人员太多,朝廷负担不起。征收的赋税,还不够养这些人。人员太少,说不定征税人员,就与商人上下其手。毕竟这商品税,不像田赋,有一个额定的赋税。其实田赋本身也没有额定的田赋,后来也是逐渐改革,才确定为额定多少,其实并不是不知道每年的收成其实不大一样,不就是比起多收那一点赋税,更担心官员上下其手,盘剥百姓吗?

  面对动态的商业数据,杨继盛只要一想这一点,就觉得头大如斗。

  周梦臣说道:“我不知道。我要是知道,还会问你吗?不过,我知道是必须找一个好办法征税,否则的话。朝廷这样的局面一直延续下去,总就不是办法。”

  杨继盛点点头,嘉靖三十二年的各种天灾人祸,将朝廷的财政危机暴露无疑。如果说之前,大明朝廷尚且有夏言的余荫。而今这一年一切都被打回了原形,即便是严嵩再怎么上窜下跳都补不上而今的大窟窿。

  嘉靖是一个何等爱面子的人,这种赎回大明子民的事情,是给嘉靖脸上贴金的时候,如果有可能的话,嘉靖岂能不做。但是朝廷是真没有钱了,嘉靖也是决计不会动用宫里的钱。

  这种困难的局面。估计是嘉靖一辈子都少用的。即便俺答兵临城下的时候。嘉靖钱财用度上虽然紧张,但也没有紧张到这个地步。

  甚至如果说朝廷是一个人的话,而今的财政状况就在宣布破产的边缘。资金链彻底断裂了。

  严嵩只能对各地的赈灾都不怎么管了,让百姓自救。

  杨继盛说道:“我知道了,我会好好想想的。”

  “这一件事情现在还不急。”周梦臣说道:“等我回到大同之后,就将着手准备,将这些铁炉给清空。到时候,再说这些事情吧。”

  周梦臣回到大同之后,在与徐渭商量之后,就写了一封书信给杨博。这一封书信没有走朝廷的渠道,而是走了晋商的渠道,大概月余来到了杨博的手中。

  杨博而今在遵化三屯营。正是蓟州巡抚的驻地。他抬起老花镜,细细的看了手中的书信。放在一边,不置可否,而是对眼前的年轻人说道:“子维。你今年进士及第。是我蒲州后起之秀,而今不在北京,怎么来给老夫送信了。难道我听错,你不是今年庶吉士第一吗?”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张四维。他今年进士及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