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八章 周公鸡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之外,周梦臣看不出西山运河有什么隐患了。

  周梦臣似乎也想明白,为什么潘季驯会调任北河郎中了。原因很简单,就是运河山东段。前文也说过,运河山东段,就是一条闸河。一路有十几个船闸了。几乎所有想要通过运河的人都在等开闸。

  而且运河山东段也面对西山运河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水量不足。不足到了什么地步。那就是不允许百姓灌溉,甚至将运河附近泉眼之中的水都引入运河之中。可以想象百姓为了抢水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潘季驯这个方案,不能说完全解决山东的问题,但也能缓和一大半。

  周梦臣更是想到了另外的问题,那就是这个方案,将大大减少运河修建的成本。其实大明很多地方未必不能修建运河,就是水量不足。但是通过潘季驯这个方案,却方便多了。对水量需求直线下降。

  如果比较极端的看,一条运河只需要能灌满河道的水,再加上一些蒸发量与其他耗损就行了。水泥坝加上蒸汽机的组合,足够让上面的水,绝大多数不流到下游去。

  而大明大多数河道。倒也不至于缺水缺到这个地步。

  周梦臣心中有些激动,他越发明白为什么那么先贤,将开启民智。看得那么重了。任何时候,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说起来潘季驯这个法子,有多难想到吗?不然,周梦臣很自信,如果他一直负责这个工程,时间长了,他定然能想到。其实就差一张窗户纸。但问题是,天下间这样的窗户纸有多少?

  周梦臣一个人哪里够啊?

  唯独让更多人觉醒。才能推动时代进步。

  周梦臣相信,潘季驯既然做出这样的设计,他对蒸汽机就有足够的理解,对造蒸汽机的学问,已经自己的其他学问,也有足够的了解。而今的潘季驯已经回不到过去了。

  即便潘季驯现在不是气学中人,将来也必定是了。

  即便潘季驯是心学最盛的江南人。毕竟学派之间的争斗更多是以思想凝聚人。就好像王廷相的弟子薛蕙的思想变化一般。不是从在什么学派影响下成长起来,将来必定是这个学派的人。

  一瞬间,周梦臣心中对北京局面的担忧,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就消散了不少。

  虽然很多人说胜利的才正确。但是周梦臣坚信,正确的必将胜利。真理可以被掩盖一时,但无法永久掩盖。即便他的复套计划从此夭折,调离大同,甚至大同一切勃勃生机都被打压下去。

  那又如何?

  种子已经种下,他们会自己成长。

  即便周梦臣看不见将来成为参天大树的一天。那有如此?但是功成何必在我?

  况且,京师局面虽然云谲波诡,但是鹿死谁手,不道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而且即便大同这一局失了。又怎么样?成大事者,谁没有一个几起几落。周梦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