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八章 大儒周梦臣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子将来必定登基,如果让他从一开始,就习惯了以科技爆发带来的利益。将来实行更多的政策,也好说服了。”随即周梦臣说道:“请高兄放心,我会细心点拨的。定然让他们学有所成,满载而归。不过将来他们在宫中怎么安排,却不是我能管得了。”

  言下之意,你想要的我是教给这几个人。不过这几个人到底能不能将这些东西带给太子。他是管不了。

  高拱说道:“多谢周兄,其他的事情,也不捞周兄费心了。这是名单。”

  周梦臣拿来一看,却有李芳,陈洪,王用等数人名单,年纪并不算小。都是二十岁出头。看来太子想要直接拿来用,如果以学东西而论,年轻一点是最好不过了。但是年轻人难以服众,有些事情是不能托付的。不是任何一个人都是汪直,十几岁都能作为监军出兵塞外。

  这一件事情就这样敲定了。

  高拱随即与周梦臣谈论起《小学问》一书。

  虽然高拱在学术上与周梦臣有一些分歧。但是分歧并不是太大。在高拱看来,吴廷翰与周梦臣合著这一本书,让气学一脉为之一新。用高拱自己的话来说,心学一道,流于虚妄。所谓之良知,根本没有一定之规。即便王阳明的门徒彼此之间,也难以统一。甚至而今王学依然有三分之态。所谓之良知派,功夫派,归寂派,都是逃禅之流。更有所谓的良知派,号称良知可以不学而知,不虑而得。在高拱看来,根本是荒谬之极,天下之学问,无不刻苦攻读而至,焉有不学而得?不思而有。如此一来,更是引人入歧途。

  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一系列方法-论,本身就有问题。

  而周梦臣的理论延续了,王廷相,吴廷翰的物上见理,应之以实的理论,也就是说所谓理论都是可以在现实之中证明的。甚至打通了气学与实学之间的关隘。但也有未尽之意。

  比如在性情论等方面,却没有具体的论述。

  不要小看性情论,它讨论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该以什么样的办法来管理人。如果你认为人性本恶,那就以严苛的法律,这是法家。如果人性本善,那就说明人是可以被教化的。这就儒家。直接关系到具体的施政与刑事判决。

  周梦臣只能将荀子的理论搬了出来。并结合气学一些理论,提出秉气说,也就说人之生,乃是气聚而成。而气则分阴阳,人自然秉承人阴阳属性,或为少阴太阳,少阳太阴。而孤阴孤阳是不成活的。

  所以人天生就有善恶两种属性。但是却可以后天教化而成了。在后天教化与修养之中,人是可以达到至善纯阳之境界。

  高拱有赞同的地方,又不赞同的地方,两人相互辩驳了一整日。彼此吸收了对方学术的一些观点。最后高拱还从周梦臣这里要走了一些数学书,他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