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0章 《Nature》_我绑架了一个外星文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这种跟风论文向来不屑一顾。

  ,投稿人:普林斯顿的莱斯特教授。

  “有点意思。”弗里德点开论文,30分钟后他为自己刚才的草率感到后悔,这篇论文完全由拼凑的数据堆砌而成,并没有提出任何新的理论。作为一家顶级杂志社,是不会让这种没有任何新意的论文刊登在自己的杂志上的。

  投稿人:燕京大学李默教授。

  原子融合?看到这个惊世核俗的标题时,弗里德觉得自己的眼球马上就要爆掉了。原子可以融合吗?弗里德本身就是一位物理学教授,对于这种物质最基础的构成自然熟悉不过。一种原子只能在特殊的环境下,如类似恒星内部的超高温高压下,才会发生聚变,聚变成另一种原子。或者一些放射性元素由于活泼的原子属性,裂变成另一种原子。

  但这位来自燕京大学的李默教授却在论文中用了“融合”这个词语,弗里德好像看到了一篇民科论文。

  “李默?”弗里德对于这位作者好像有些印象,他仔细想了一下,李默不就是那位获得阿贝尔奖的华国硕士吗?怎么变成教授了?

  当时李默以硕士身份获得阿贝尔奖,众教授不但没有因此看低阿贝尔奖,反而佩服颁奖委员会的勇气,这在当时也成为了一件美谈。

  李默被一些人誉为科学界最有潜力的天才新星,比起一些知名教授,发表的论文并不多,但每篇论文都在此后被证明极具学术价值。

  他已经在数学和天文系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现在又“跨界”物理学界了?

  想到了这里,弗里德对于这篇论文的态度谨慎起来,这样一位天才新星自然不会犯民科的错误。

  他轻轻点开论文。

  “两种元素的原子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原子尺度上相互融合,这种融合会让生成物表达出新的特性,但并不会改变原有原子的属性。”

  在论文的开篇,作者就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原子尺度上相互融合。弗里德知道在物理学中,原子在内部的作用力下,它们之间是不会存在融合概念的。

  对于未知,所有的科学家都会心怀敬畏之心,弗里德也是一样,他强忍着心中的疑惑接着看了下去。

  在此后的论文中,作者用很大的篇幅,通过数学模型证明了这种融合的存在。弗里德虽然不是专业的数学教授,但在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每一位物理学家都是业余的数学家。

  随着现代物理学越来越抽象,原本的经典物理已经慢慢退出了舞台,现在的物理学家必须拥有能用数学抽象描述物理过程的能力,所以他的数学功底并不弱于任何科班出身的数学家

  “嗯,这个模型看起来没有逻辑错误。”弗里德不自觉的拿起纸笔把模型在草稿上演习了一遍。

  “这个转换用的也很好,有点LIMO转换理论的味道。”这时他才想起LIMO转换理论正是这位大佬的作品。

  “等等...这是什么?”弗里德皱着眉头看着论文中的方程式,这个方程式中看不出任何数学上错误,但他却很难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这个也看不懂。”

  “嗯....看不懂....”

  随着论文中数学逻辑的展开,弗里德发现自己现在正处于当年刚读大学,他的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一篇当时最高端的数学论文时的场景。

  论文中的数字和符号他都认识,但是放在论文中,他却不认识了。

  “难道现代数学已经发展到了这么高深的地步了吗?”

  弗里德已经放弃了论文的阅读,开始深深的怀疑起自己的专业能力。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